亞布力人民法院大海林人民法庭入選『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推動訴源治理』典型案例優化營商環境篇。
『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推動訴源治理』典型案例——優化營商環境篇
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第198號
黑龍江省亞布力人民法院大海林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 服務保障冰雪經濟發展
亞布力人民法院大海林人民法庭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肩負著大海林林業局轄區近四萬人口的民事案件審理和執行工作,轄區面積26.6萬公頃,著名景區『中國雪鄉』坐落於此。
近年來,大海林法庭不斷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加強訴源治理,以優質高效司法服務保障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主動融入大局開展訴源治理
大海林法庭立足審判前沿,發揮法治指引功能,選取典型案件開展巡回審判,組織乾警深入社區、林場宣講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各類法律知識;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參與大海林林業局河長制、林長制體系建設,保護森林資源有序發展;大力開展訴源治理,積極協調整合林業局、公安局、檢察院、人民調解組織等資源,創建訴源治理新模式,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訴外。今年1-5月,開展訴前調解糾紛37件,較去年同期18件同比上昇105%,成功調解29件,調解成功率78%,並實現調解案件實際履行率100%,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能動服務景區冰雪經濟發展
大海林法庭准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刻內涵,提高生態旅游司法保護力度,做好『冰天雪地』這篇大文章。
一是全時段服務。在雪鄉景區開展『郝法官伴你行』活動,通過移動微法院、『郝法官』微信號等靈活方式,實現全時段高效快捷處理涉旅游糾紛。活動開展以來,『郝法官』電話聯系當事人600餘人次,微信溝通化解糾紛200餘人次,釋法答疑235人次,線上送達法律風險告知書90餘人次,網上立案70餘人次,訴前調解、和解履行19件。特別是在春節旅游高峰期,共處理涉旅游糾紛26起,以優質高效司法服務保障龍江冰雪經濟產業發展。
二是全方位覆蓋。大海林法庭在中國雪鄉等景區設立三個『郝法官旅游巡回法庭』,在轄區林場所建立19個『郝法官巡回工作站』,有效解決司法服務『最後一公裡』問題。在旅游旺季進駐景區開展全天候司法服務,隨訪調研了解游客的旅游體驗,聽取意見,調處糾紛。景區某家庭旅館求助『郝法官』,其務工人員欒某申請辭職,導致旅館不能正常經營。了解情況後,『郝法官』通過講法律、說道理,化解雙方爭執,並協調解決用人短缺的實際困難,得到雙方的贊揚和感謝。
三是注重社會效果。來自安徽的游客楊某在雪鄉滑雪場游玩時,被來自重慶的游客陳某、朱某撞倒,手臂骨折,遂向陳某、朱某提出索賠請求。『郝法官』獲悉後,對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明理釋法,三位游客最終達成和解並簽訂協議,陳某、朱某預付給楊某3000元醫療費,約定按實際發生的治療費用多退少補。三位游客對『郝法官』高效處理糾紛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三、不斷健全訴源治理工作機制
大海林法庭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增強服務保障大局意識,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固化成功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提昇司法服務能力,保障龍江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守護好『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推進相關制度落實落靠,找准個案處理與服務大局的結合點,維護市場主體合法利益,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二是持續開展『一站式』訴訟服務,積極推進訴前調解工作,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妥善化解糾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移動微法院平臺優勢,大力開展線上立案,廣泛應用網上開庭,真正實現指尖訴訟;三是加強繁簡案件的甄別,做好旅游服務合同、人身損害賠償、消費糾紛等化解工作,實現審判機制創新和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人性化的司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