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黑龍江
2023-08-31 08:31: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劉偉

  劉愛麗

  王毅

  金銀華

  林奇昌

  李文德

  姜保國

  郭玉田

  省發改委副主任劉偉

  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604.8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等重要指標增速居全國前列。』8月30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省發改委副主任劉偉介紹了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大力推進科教振興,高質量發展活力更加充沛。召開全省創新發展大會,出臺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實施兩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高新技術企業達3605家,科技創新環境位列全國第10位。

  大力推進農業振興,高質量發展根基更加牢固。全省糧食生產『十九連豐』,總產量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連續13年位居全國首位。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農業綜合機械化率98%以上、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9137.7萬畝,均居全國首位,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肉蛋奶年產量920.5萬噸,水產品年產量76.5萬噸,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045家。

  大力推進產業振興,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組織實施產業振興計劃及22個產業專項行動,成功舉辦中俄博覽會、亞布力論壇年會等重大活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經濟新引擎加速發展。

  大力推進區域振興,高質量發展格局更加優化。高水平建設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和哈長城市群,京哈、哈肇高速通車,哈伊高鐵、吉黑高速、哈爾濱都市圈環線加快建設。齊齊哈爾、大慶老工業基地改造獲國家表彰,煤化工、石墨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制藥等產業成為『四煤城』重要接續替代產業。龍粵、深哈對口合作不斷深化,深哈產業園獲批建設賦能東北振興試點示范區,成為對口合作全國典范。

  大力推進生態振興,高質量發展底色更加亮麗。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省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95.9%,松花江乾流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綠色轉型,寒地生物、寒地試車等產業加快發展,『公轉鐵』提質增效,新能源裝機佔比接近50%。

  大力推進文化振興,高質量發展信心更加堅定。大力傳承和弘揚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加快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榮登中國節慶品牌前三強,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入選中國三大音樂節,連續舉辦五屆全省旅發大會,『北國好風光美在黑龍江』美譽度不斷提高。

  大力推進民生振興,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加普及。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城鄉低保標准實現『十六連增』,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呼吸、兒童、中醫(腫瘤)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獲批建設,棚戶區、老舊小區等改造成效明顯,240餘萬戶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全力支持穩崗就業,上半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5.9%,歷史首次將半年均值控制在6%以下。

  大力推進人纔振興,高質量發展智力支持更加堅實。出臺龍江人纔振興『60條』等政策措施,加快打造哈爾濱人纔集聚創新核心區。實施『龍江戰略科學家頭雁支持計劃』,全省擁有『兩院』院士38位,哈工大劉永坦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優化人纔服務保障體系,引進海內外高端人纔,全省高技能人纔總量居全國前列,高校畢業生留省就業率47.6%,是近五年最好水平。

  省科技廳副廳長劉愛麗

  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支橕引領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省正著力打造創新平臺、科學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區域創新、開放創新、創新治理等「七個體系」,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支橕引領高質量發展。』介紹會上,省科技廳副廳長劉愛麗介紹了我省科技高質量發展的情況。

  開展重點產業技術攻關。2022年共組織省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引導重點科技計劃項目881項,資助經費4.055億元;啟動數字、生物經濟科技攻關三年行動計劃,支持73家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攻關。部署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38個,榜單資金總規模達3.8億元,帶動企業出資2.4億元。今年上半年,部署實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20項,發布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8個專項43個『揭榜掛帥』項目榜單,擬支持項目33個。

  建設創新平臺和載體。圍繞重點高校、院所,布局建設7個創新創業生態圈。備案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野外觀測站、新型研發機構100家,37家績效突出的創新基地獲資金獎勵。今年上半年,多資源協同陸相頁岩油綠色開采、寒地心血管病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水力發電設備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重組。

  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累計支持57項重大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投入經費3.8億元。今年上半年,開展路演活動112場,對接項目863個,實現新增重大科技成果轉化278項,經濟收益30.41億元。全省共登記技術合同2520項,同比增長9.80%,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0.39億元。

  培育科技型市場主體。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一批15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受理。新增雲融科技企業孵化器等3家國家級孵化器、新備案省孵化載體7家。簽約科技招商項目46個,簽約額178億元。

  優化科技創新生態。2022年新出臺《黑龍江省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乾措施》和支持自創區、農高區等政策措施,形成『1+9』科技政策體系、100條具體舉措。

  省工信廳副廳長王毅

  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擴量昇級

  『2022年,我省重點產業營收規模突破1.25萬億元,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介紹會上,省工信廳副廳長王毅介紹了我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

  打造經濟新引擎。2022年,省數字經濟和工業項目招商專班組織各市地共簽約項目493個、簽約額2270.5億元。

  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擴量昇級。工大衛星5G通信試驗衛星研制並成功發射入軌,商業衛星覆蓋國內20%的市場份額。雷達、半導體材料、激光通信、傳感器等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科友半導體8英寸碳化硅晶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鞏固提昇。累計認定省級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和智能工廠279個,國家級綠色工廠65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戶、綠色園區1個,綠色設計產品24個。

  實施創新驅動,創新能力有效提昇。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接近一半。全省首個制造業創新中心,發電裝備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獲批設立。截至2022年,累計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6個,省企業技術中心49個;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1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6戶。

  培育一流企業,民營經濟持續壯大。制定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形成『萬名乾部進萬企』服務體系。召開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出臺振興發展民營經濟政策『45條』。截至2022年,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突破300萬戶,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64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3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48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8戶。

  省民宗委副主任金銀華

  紮實推進民族宗教工作高質量發展

  介紹會上,省民宗委副主任金銀華介紹了我省民族宗教工作情況。

  『我省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邊疆省份。56個民族成份齊全,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12萬人;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六種宗教,信教群眾51.5萬人。』金銀華說。

  金銀華介紹,近年來,我省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民族宗教工作高質量發展,形成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為維護國家安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民族工作中,省民宗委突出『同』的主基調,采取『融』的方式,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實施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行動、各民族互嵌式發展行動、新時代固邊興邊富民行動、民族事務治理能力提昇行動等5項行動,推進工作走深走實。在宗教工作方面,突出『導』的理念,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非法宗教活動治理、推進宗教工作法治建設,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龍江實踐,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林奇昌

  讓綠色成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最靚底色

  介紹會上,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林奇昌介紹了我省生態環境整體情況。

  黑龍江生態環境優良,擁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等廣闊生態資源,是寒溫帶的天然生物基因庫。全省森林面積21萬平方公裡,居全國第2位;濕地面積3.5萬平方公裡,佔全國近15%;10處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居全國首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個,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黑龍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2022年整治入江河湖排污口1.2萬個,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9%,黑龍江污染防治成效考核連續兩年位列國家優秀序列。

  2023年1月~7月,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0.5%,優於全國平均值8.2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優於全國平均值5微克/立方米。全省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2.7%,無劣V類水質斷面;松花江乾流10個國控斷面全部為Ⅲ類,水質保持優等級。

  林奇昌表示,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加快『綠色龍江』建設,實施生態振興,鞏固提昇綠色發展優勢,讓低碳成為龍江振興發展最鮮明的特質,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靚麗底色。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文德

  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優質『龍江糧』

  『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和世界公認的「黃金玉米種植帶」「奶牛養殖帶」,耕地面積2.59億畝,居全國首位。糧食產量連續五年超過1500億斤,連續13年位居全國第一。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居全國第一,奶牛存欄數、鮮奶和乳制品產量居全國前列。』介紹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文德介紹了我省農業發展情況。

  『2022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2024.8萬畝,糧食總產量為1552.6億斤,佔全國的11.3%,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儲備量均居全國第一,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2022年,全省肉蛋奶產量920萬噸,水產品總產量達73.5萬噸。黑龍江有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045家,「北大荒」品牌穩居中國農業第一品牌,「五常大米」品牌價值等均居全國第一,最優最綠最香最安全的「黑土優品」享譽全國……』李文德表示,近年來,黑龍江以『四個農業』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優質糧食、現代畜牧、森林食品、寒地果蔬、冷水漁業和特色農業等6大優勢產業,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李文德表示,下一步,黑龍江將以建設農業強省為戰略統領,深入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讓黑龍江現代農業振興發展的底氣更足、支橕更強,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優質『龍江糧』!

  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姜保國

  著力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

  『今年1月~7月,全省外貿進出口實現1670.4億元,同比增長15.5%,增速高於全國15.1個百分點,全國排名第5位。』介紹會上,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姜保國對我省商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在對外貿易方面,全省現有國家級外貿轉型昇級基地8個,對外貿易規模質量穩步提昇。全省互貿區(點)完成貨物進口額3.3億元。

  在招商引資方面,有103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我省設立投資項目。截至目前,全球56家500強企業在我省投資128個項目。在內資方面,1月~7月,全省千萬元及以上項目利用內資1947億元,同比增長22.7%。新簽約利用內資項目740個,增長7.1%。新簽約的項目合同金額2627億元,增長31.1%。今年以來,我省成功開展重大招商活動,共計簽約項目547個,總簽約額3339.5億元。

  在構建平臺方面,2019年8月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在同批全國6個自貿試驗區率先實現總體方案89項任務政策全覆蓋,累計生成制度創新成果300餘項,推出省級創新實踐案例六批140個。

  在促進消費方面,出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若乾措施》《擴大汽車消費昇級若乾措施》等政策,開展汽車、家電等促消費活動,推進哈爾濱中央大街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昇試點建設和黑河、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伊春全國打造一刻鍾便民消費圈試點城市建設。今年1月~7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6.6億元,同比增長8%,高於全國增速0.7個百分點。

  省體育局副局長郭玉田

  譜寫『後冬奧時代』龍江體育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運動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共獲得世界冠軍376個、亞洲冠軍55個、全國冠軍1829個。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獲得的22枚金牌中,13枚與黑龍江有關,歷屆夏季奧運會也不乏龍江體育健兒摘金奪銀的身影。我省更是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完成冰雪全項目布局。隨著「後冬奧時代」開啟,省體育局全面啟動大型賽事備戰工作,力爭續譜競技體育發展新篇章。』介紹會上,省體育局副局長郭玉田介紹了我省體育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省堅持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不斷提昇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推進城市『15分鍾健身圈』和『30分鍾冰雪健身圈』建設。2023年上半年,全省相繼完成建設場地設施350多處,實現了全省人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突破2.3平方米的階段性目標。2023年上半年,圓滿完成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群眾組賽事籌辦工作,結合各類主題累計舉辦群眾性賽事活動1100多項。

  我省將每年的12月20日定為『全民冰雪活動日』,開創全國先河。連續七屆組織開展黑龍江『賞冰樂雪』系列活動,連續44年舉辦『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

  『2022年冬季,省體育局以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季系列活動開幕式在哈舉辦的有利契機,全力鞏固和擴大『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上半年,全省共計開展國家級、省級賽事活動30多項,市、縣兩級采取聯動模式開展賽事活動340多項,直接參與人數超過全省總人口數的60%。』郭玉田說。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