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一重承制的國內首臺大切割力緊湊型輪斗挖掘機順利完工發運。該項目打造了企業協作、聯合攻關的典范,有力推動傳統產業數字賦能,加快轉型昇級,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切割力緊湊型輪斗挖掘機采用純電動力系統驅動,通過端工作面進行采掘,具有生產效率高、安全有保障、環保性能好等優勢,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一直被國外壟斷關鍵技術的重大礦用裝備。
中國一重聯合中煤科工沈陽設計院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通過完備的產業鏈、穩定的供應鏈、活躍的人纔鏈,歷經10個月頑強奮戰,成功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對我國大型礦用裝備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提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國一重具有30多年的礦山裝備制造歷史,先後為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提供了4000餘噸重型礦山裝備,形成了完善的生產經營和質量保證體系。作為一重集團天津重工有限公司『3+X』發展戰略的拳頭產業,大切割力緊湊型輪斗挖掘機是在繼承和發揚中國一重傳統制造優勢基礎上,貫徹國際化發展戰略,對標國際一流標准,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國內首創的又一次飛躍。
接到研制任務後,中國一重高度重視,天津重工專門成立了主要領導為項目總負責人的生產組織體系,調配精乾力量組建『黨員突擊隊』,大力發揚『以一為重、永爭第一』的企業精神,在設計、制造、裝配各階段精心組織,嚴把質量和進度關,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該項目從產品開發、板材下料,到工藝流程、檢驗標准,形成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裝備性能、技術參數上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同等制造水平。同時,該項目突破了礦用裝備在有限空間進行大規模采掘的技術難題,在5G全流程數字化技術加持下,實現由采掘到運輸智能化管控和惡劣環境下無人化作業,填補了我國重型礦用輪斗式技術裝備國產化制造空白,成為保證露天煤礦和地下原始礦層自主采掘可控的新質生產力,在賦能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和轉型昇級、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作出了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