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院長說訴源治理 | 以能動司法繪就鶴城訴源治理新『楓』景!
2023-09-04 17:01:00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23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提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立足於預防、調解、法治、基層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

  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按照『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總思路積極推進『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讓大量矛盾糾紛化在源頭、解在訴前、消在萌芽,實現案結事了政通人和,實現法結與心結雙解,邀請黑龍江法院各中級、基層法院院長談一談他眼中的訴源治理。

  齊齊哈爾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朱衛國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近三年來,齊齊哈爾兩級法院主動融入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大格局,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的專業優勢,培育、引導、支持、規范各類調解力量穩健發展,積極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前端、末端共同發力,立足職能『治已病』,能動司法『治未病』,推動矛盾糾紛在源頭實質性化解。2023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兩級法院一審民事收案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0.6 %,訴源治理工作成效初顯。

  匯聚法治資源

  訴前調解挺在前

  主動融入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推動市委政法委出臺《關於建立大調解工作機制的意見》和《大調解工作各有關部門責任清單》,為法官走出法院參與社會調解和邀請調解員進入法院奠定了制度基礎。為進一步構建法治化解紛體系,健全各行業、各類別的訴調對接機制,齊齊哈爾中院與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督局等十二家『總對總』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轄區各基層法院與社區街道、仲裁委、工商聯等76家單位、組織簽訂了訴調對接協議,邀請調解員64人入駐人民法院、人民法庭成立訴前調解工作室。截至今年7月,全市兩級法院共委托委派調解案件5615件,調解成功3511件,調解成功率62.5%,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的目標。

  多元調解+司法確認

  集約化解紛提質效

  將訴前委派調解與司法確認程序相結合,開通『零成本』矛盾糾紛化解新渠道,推進實現一個糾紛一次性化解。兩級法院均在訴訟服務中心顯著位置,統一張貼宣傳海報、播放宣傳視頻,全面宣傳介紹訴前調解的特點和優勢,引導當事人主動選擇線上線下多種非訴調解方式,在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後,主動告知當事人可以通過申請司法確認的方式,將協議內容賦予法律效力,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因一方不履行協議內容而再次進入訴訟程序。截至今年7月,全市兩級法院已受理司法確認案件1039件。

  聚焦基層網格

  線上線下智慧解紛全覆蓋

  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主動納入市域社會治理工作,聚焦基層網格,讓司法服務觸手可及,讓『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零距離。一方面,大力推進人民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通過宣傳調解平臺智能諮詢、法律法規查詢、在線評估等功能,讓更多人民群眾使用調解平臺,實現足不出戶、線上解紛。另一方面,積極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全市兩級法院法官已全部『進村屯、進社區、進網格』,協助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為調解員提供法律指導;同時,發揮人民法庭在『四所一庭一中心』的協調聯動作用,持續推動『無訟村屯』、『無訟社區』創建工作,使更多的矛盾糾紛在老百姓家門口化解。

  融合地方特色

  創建訴源治理『一院一品』

  以『三爭』晉先為總抓手,鼓勵轄區法院借鑒並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工作中突出地域優勢,創建訴源治理工作品牌。甘南縣法院以『無訟示范村』為支點,搭建起與鄉鎮政府合力協作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共同體,通過設立駐村工作室,將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現已掛牌『無訟示范村』7個、『無訟示范社區』1個。2023年上半年,該院受理各類案件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23.28%。建華區法院邀請經驗豐富的人民調解員入駐法院參與訴前調解,同時與公安分局、衛健委、教育局等部門開展交通事故、醫療事故等行業調解,年均調解案件300餘件。碾子山區法院聯合區司法局成立駐院『山城法治集中調處中心』,2020年6月成立至今,共調處矛盾糾紛1403件,調解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龍江縣法院以『法院+司法』、『法院+婦聯』、『法院+雲端』、『法院+網格』、『法院+鄉村』等方式,聯合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構建多元解紛新格局。2020年以來,該院通過訴前調解、法官進網格等方式共計訴前化解各類糾紛5785件,民事一審收案數從2020年的4185件下降至2022年的3630件,一批矛盾糾紛被解決在訴前、化解在訴前。

  

責任編輯:郭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