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東寧市人民法院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不斷延伸拓展訴源治理成果,以源頭止、內部控、外部聯的多元化執源治理模式,積極兌現當事人權益,築牢誠信體系建設。
源頭止,拓展訴源治理成果
東寧法院積極倡導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化解在百姓的家門口,讓矛盾不擴大,讓鄰裡不反目,讓乾戈化玉帛。堅持將執源治理理念貫穿於立審執各個環節,構建『自動履行為主,強制執行為輔』的執行工作新格局。
東寧是『中國黑木耳第一縣』,隨著黑木耳產業的不斷發展,中小菌包廠不斷興起,億豐菌包廠是眾多菌包廠的一個,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該廠僱傭三岔口鎮泡子沿村的村民張老漢等40人。因為資金鏈斷裂,菌包廠生產受到影響,沒有及時兌現工資。張老漢等40人一起起訴到法院。
40餘人一起到法院申請立案,引起該院立案庭的高度重視,對案件進行研判,並召集立案庭、民庭、執行局共同會商,一起考慮後期執行的問題。
同時,該案還邀請了涉案村屯的人民調解員,共同參與調解,采取訴前調解的方式予以解決,確定了還款計劃。然而到還款日期後,菌包廠未能履行還款義務,張老漢等人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內部控,立審執一體推進
『不立案就能解決?我不信,我要求法院立案!』『要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限高、查封財產、拍賣設備。』『欠老百姓血汗錢不還,給他拘留。』……當事人紛紛找到法官,表達訴求。
事實上,面對執行難題,東寧法院早有一套源頭破解執行難題的『錦囊妙計』。該院引導承辦法官樹立執行思維和意識,按照『每案必提醒、每案必督促』的原則,對已辦結案件履行情況全程關注,推行《執行通知書》《自動履行告知書》《督促履行義務催告函》『兩書一函』前置送達程序。案件調解或判決時,將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文書條款附於裁判文書尾部,案件審結後,堅持做到『誰調判、誰督促』,通過『一案一群』等方式,發送《自動履行告知書》,提醒、督促債務人及時履行。
面對執行困局,一場關於案件如何執行的會商正在進行。
『經初步調查了解,被執行人名下沒有現金,只有廠房,強制執行肯定涉及評估拍賣,一旦評估拍賣,會影響菌包廠的生產與發展。』
『菌包廠已擴建完畢,馬上投入生產,我們倡導的是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司法保障,推進善意文明執行。』
外部聯,構建綜合治理大格局
執源治理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東寧法院與工商聯、銀保監會、婦聯、社區、鄉鎮等加強共建共治,形成社會治理的大格局,聯合社會基層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力量,共同解決問題,把勝訴權益兌現成真金白銀。
東寧法院將這起案件轉到執行和解中心。參照訴前調解機制,依托特邀調解員、行業組織,與執行指揮中心進行對接,主要負責執行和解工作。
『既要保障老百姓勝訴權益的實現,又要保障小微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特邀調解員與執行法官一起,共同研究這起涉眾型農民工工資的執行案件解決辦法。最後在法院的協調下,菌包廠籌集資金,並與農民工達成了執前和解,首先解決了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並且全部履行完畢。後續款項到位之後,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也拿到了賠償款。
東寧法院積極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理執源治理工作機制,在打造『邊境無訟村屯(社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打造『無失信被執行人村屯(社區)』,對轄區內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的進行統計,加大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力度,以村屯(社區)為單位進行公布。建立惡意拖延執行懲戒機制,建立嚴重失信暨惡意拖延執行『名單庫』,加強債務人主動履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