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2日訊 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推進到哪裡,政協力量就匯聚到哪裡,政協委員作用就發揮到哪裡。近一段時期以來,省政協充分發揮優勢,積極為我省災區重建貢獻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省協力扶貧救助基金會共收到來自政協委員或委員所影響到的企業、團體的捐款1877.26萬元。其中,第一批800萬元已撥付8個縣級重災區;第二批600萬元將分步捐助五常市向陽鎮建國村和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用於優質大米產區恢復生產和災後新農村建設,款項已陸續撥付到位。
田間『把脈』,地頭『開方』,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積極行動,充分發揮界別優勢,組織農業界委員專家組赴五常市,為農戶災後恢復農業生產提供水稻、玉米、大豆種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及畜禽養殖等方面智力支持,指導農戶科學開展生產自救,努力降低災害損失。專家組一行先後走訪了受災較為嚴重的安家鎮興業村、常堡鄉周家崗屯,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農田受災情況和生產面臨困難,針對農戶們關心的作物清洗、病蟲害防治等問題,根據不同作物的種植特點分別給予解答,並持續提供智力支持。
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把『辦實事、解民懮、惠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醫藥衛生界人纔薈萃優勢,積極助力災區防疫,帶領由部分委員和疾控專家組成的服務隊,赴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和延壽縣延壽鎮,深入受災社區、學校和村屯,實地查看災後防疫情況,現場檢測飲用水質,幫助開展農捨環境消殺,指導村民科學安全儲水、用水、飲水,走訪基層衛生機構,贈送消毒消殺藥劑,並圍繞加強季節性高發傳染病識別與預防等提出指導意見。同時,與我省其他6個受災嚴重的縣(市、區)建立了常態化聯絡服務機制。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環境資源界委員和專家學者成立助推災區重建服務隊,赴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庫、尚志市一面坡污水處理站和哈爾濱市雙城區韓甸鎮永和村、萬隆鄉樓上村等受災地區,圍繞災區水毀道路、溝渠、橋涵、房屋修復設計、環保設施運行、農村垃圾收集、生活污水處理等開展調研,詳細了解施工進度和受災地區需求,就災後重建進行幫扶,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並無償幫助繪制了拉林河北岸面積約100平方公裡的1:2000地形圖,為受災地區興建農田水利工程提供測繪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