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黑龍江省依蘭縣達連河鎮興南村,一處連片的大豆地塊上,沈甸甸的豆莢掛滿秸稈,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依蘭縣誠信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志民告訴記者,這個地塊面積300畝,是中化農業MAP依蘭中心與誠信合作社共建的大豆高產示范農場,優選種植了3個大豆品種。『雖然今年雨水大,春播期間氣溫偏低,但是由於采用了多項增產技術,並且有八一農墾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專家團隊的技術指導,預計高產區域畝產能超過530斤,與去年相比畝均增收40多斤。』

▲9月23日,依蘭縣誠信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志民在示范田裡展示即將收獲的大豆。新華社記者范迎春攝
韓志民說,合作社與高校、中化農業MAP合作已有三四年時間,增產技術主要包括一播壯苗技術、安全高效除草技術、高產營養技術、防病提質增產技術、種菌同播、種子包衣等。地塊全部采用大壟雙行密植栽培方式,比以前的傳統小壟方式畝均多播大豆2000株以上。目前,這種以『科技促高產』的高效種植模式已經在全縣推廣。
誠信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高產示范田吸引了周邊農戶們前來參觀取經。『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種地靠科學,不服氣不行。』江灣鎮土城村村民劉江武撥弄著示范田裡一串串顆粒飽滿的豆莢連聲稱贊。
依蘭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光宇介紹,依蘭縣位於哈爾濱市東北部,2023年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種植面積總計326萬畝,是連續多年的全國產糧大縣。2023年,依蘭縣大豆種植面積41萬畝,縣裡組織乾部進村、進戶、進地塊,推廣大豆大壟密植栽培等新技術新模式。農業龍頭企業加盟助陣,帶來了前沿的技術,對傳統糧食產區轉型昇級發揮了示范作用。
中化現代農業(黑龍江)有限公司技術經理褚艷榮介紹說,目前大豆種菌同播技術在依蘭縣已經推廣應用3000畝,隨著效果不斷得到農戶認可,計劃今後在依蘭縣全面推廣。
『大豆根瘤固氮功能如何直接影響產量。我們從本地取樣根瘤菌菌種,經過東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擴繁,再通過改進的播種機,把菌種和大豆種子同時播進土壤,既滿足了根瘤菌的最佳定植條件,也符合農戶輕簡化操作的需求,還能提昇黑土地力。』褚艷榮說。

▲9月23日,農技推廣工作人員向農戶講解栽培技術。新華社記者范迎春攝
先正達集團中國MAP糧作總經理秦李龍介紹,2023年中化農業MAP在全國服務70萬畝大豆,其中約90%在黑龍江省,預計畝均比往年增產10%-15%。截至目前,中化農業MAP已經在黑龍江省建成運營了44座MAP技術服務中心,2023年服務糧食面積超過150萬畝。
『再有十多天大豆和玉米就都能收獲了。有科技作保障,今年肯定又是個實實在在的豐收年。』韓志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