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糧食豐收離不開灌溉保障。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開展大中型灌排工程建設與改造,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了重要保障。系列報道《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深入龍江腹地,來看萬畝良田如何引來江河水灌溉好『豐』景。
這幾天,青龍山農場的水稻進入成熟期,種植戶董玉文搶抓晴好天氣,開鐮割曬。今年是這片農田利用江水灌溉的第三年,看著金黃的稻穗,董玉文喜上眉梢。

青龍山農場地處三江平原,是全省水稻主產區。當地流傳著種好水稻的三個關鍵:『地整平、水整熱、苗整壯』。通過大型農機具和農業科技的助力,地平苗壯不在話下,可冰涼的地下水,成為困擾當地的『老大難』。青龍山農場種植戶孫紅亮回憶,當年用地下水,水涼,春天苗長勢不好,不願意分?,產量也低。
2021年春天,青龍山灌區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目前黑龍江省新建面積最大的灌區。據青龍山灌區管理站總工程師宋協勝介紹,青龍山灌區管理站的特點是地表水、雨洪水、地下水三水聯合調度,利用灌排結合的渠道,比傳統用水方法節約10%到15%。目前,一期工程設計灌溉面積306萬畝已經全部完工,包括青龍山農場在內的7個農場種植戶因此受益。

灌渠的修建,讓農業生產『如虎添翼』,『十四五』期間,樺南向陽山、五常龍鳳山、寧安響水等6處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被列入國家水網骨乾工程專項范圍,總投資超過12億元,改善提昇灌溉面積達225萬畝。今年春耕前,樺南縣向陽山灌區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據樺南縣向陽山灌區工作站主任孫先力觀測,目前節水效果明顯,往年泡田期都在20天以上,今年15天就已結束。

目前,黑龍江省共有大中型灌區324處,設計灌溉面積2770多萬畝。通過大力實施節水行動,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2年的0.565增長到2022年的0.61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黑龍江以不到全國3%的水資源總量,支橕起全國11.3%的糧食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