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6日訊 黑龍江稻菽金黃,新疆阿勒泰瓜果飄香,遠隔4000多公裡,援疆深情厚誼將兩地人民的心拉得更近。
8月,滿載308名黑龍江中小學生及200名學生家長的全國首趟援疆研學交流專列抵達阿勒泰,黑龍江的孩子們結識新疆小伙伴,開啟研學之旅、友誼之旅。
9月,黑龍江藝術家『組團』到訪阿勒泰福海縣,進社區,面對面講授攝影、書法、曲藝等藝術技法;入鄉村,與福海縣的文藝工作者聯袂獻上精彩演出……
今年4月,我省第五批(全國第十一批)援疆骨乾奔赴新疆阿勒泰,接續開啟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數月來,179名援疆乾部人纔與當地乾部群眾攜手並肩、群策群力,產業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潤疆等重點領域援疆工作不斷結出新碩果,持續為阿勒泰高質量發展注入龍江新動能。
產業援疆 助力阿勒泰人民鼓起『錢袋子』
在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我省援助的183團現代農業產業園鮮食玉米項目開啟當地大規模種植鮮食玉米新篇章。
『項目運行兩年多來,種植戶嘗到了種植鮮食玉米的甜頭,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今年項目再度昇級,玉米種植面積擴大至5000畝,比上年增加了1600畝,預計加工生產真空包裝鮮食玉米和速凍玉米1500萬穗,產品銷往新疆、上海、廣東、陝西等地,預計今年營業收入突破3000萬元,每畝效益1000元以上,帶動就業300餘人。項目二期預計明年建成投產,將全面帶動玉米秸稈青貯加工、畜牧養殖等產業昇級。』項目運營方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所屬新疆龍疆金谷農產科技融合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樹森說。
這僅是我省產業援疆的一個生動案例。近日,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以下簡稱黑龍江援疆前指)推動兩疆(江)臻品旗艦店由城市社區向景區拓展,在游客流量大的可可托海景區打造的兩疆(江)臻品旗艦店投入運營,『兩疆(江)臻品』互通互銷工程再度擴大實施『版圖』,在黑龍江和新疆各大城市建成的兩疆(江)臻品門店達到15家,進一步暢通了黑龍江和新疆農牧產品的銷售通道。年初至今,15家門店銷售黑龍江農牧產品190餘種、新疆農牧產品60餘種,實現收入390餘萬元。
今年6月,在黑龍江援疆前指的支持下,阿勒泰和兵團十師組織20家企業,攜葵花籽、駝乳粉、沙棘和文創等62類152種產品亮相第三十二屆哈洽會,簽訂合作協議12份,涉及資金200餘萬元,進一步促進兩地商貿互通、產品共享。
智力援疆 人纔引育精准『傳幫帶』
人纔是產業興旺、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橕。年初以來,我省持續發揮在教育、醫療、農業、旅游等方面的人纔優勢,采取計劃內選派、『組團式』援疆、柔性引纔等多種方式,不斷加大人纔支援力度,提昇阿勒泰地區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軟硬件水平。
34名計劃內援疆教師和103名『組團式』援疆教師,赴阿勒泰地區和兵團十師各級各類學校支教,開展全學段全方位幫扶,其中115名援疆教師與受援校183名教師結成師徒對子,成立8個龍江名師工作室,通過教學診斷、指導備課、培訓講座等方式『傳幫帶』。
提昇教育硬件,我省援疆項目福海縣中職學校人纔公寓樓項目建成投用,提供公寓182間,有效改善師生學習生活條件;支持富蘊縣、青河縣和十師北屯市中小學、職校購置教學、生活設施設備,推動教育教學工作高水平開展。
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黑龍江50名計劃內選派和83名柔性引進醫生,組建神內、胸外、呼吸、中醫等30餘個專業團隊,與受援地醫療機構150名醫療骨乾和年輕醫生結成師徒關系,幫助受援醫療機構運用新技術、開展新工作、填補工作與技術空白。
除教育醫療,今年以來,黑龍江援疆圍繞旅游、農業、礦業、健康、口岸經濟等重點領域開展就業技能培訓5044人次。
文化潤疆 創新形式載體促心手相牽
『今天和當地小朋友共同認領一棵民族團結樹我非常開心,希望我們的友誼和這棵松樹一樣,友誼長青,天長地久。』『龍泰號』援疆研學交流專列『小乘客』綏化市尚志小學學生孫銘澤說。
穿上哈薩克族服裝、到哈薩克族家中做客、認領民族團結樹、與阿勒泰的小伙伴互留聯系方式……『「龍泰號」援疆研學交流專列,不僅讓龍江的孩子們體驗了解到新疆的人文風物,也讓兩地的青少年結下了友誼,明年要深化雙向交流,計劃開行阿勒泰學生赴黑龍江的援疆研學交流專列,讓阿勒泰的青少年走進了解黑龍江。』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宣傳文化部長栗元浩說。
今年,黑龍江與阿勒泰兩地旅游、研學、互訪等交流活動頻繁深入,形式和平臺載體不斷創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續深化。
『石榴花·巾幗援疆行動』首屆江疆一家親『最美家庭』牽手交流活動啟動,阿勒泰16戶家庭與黑龍江省家庭一對一結親聯誼。阿勒泰448名青少年參加『青少年兒童心向北京』融情夏令營活動,黑龍江50名青少年到阿勒泰地區開展暑期『同心營』融情夏令營活動,兩地青少年兒童共同參觀愛國教育基地、共同學習生活……阿勒泰黨政代表團赴大慶、齊齊哈爾實地考察,感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了解產業發展,探索更深層次援疆合作。
栗元浩告訴記者,黑龍江投入援疆資金支持富蘊縣舉辦可可托海音樂節,直播觀看人次1900萬,抖音話題瀏覽量近3000萬;編輯《可可托海之聲》音樂專輯、地方民歌專輯,推動地方原創歌曲音樂組合全國巡回演出;制作《尋找牧羊人》歌舞劇,編制『民族團結一家親』系列小品;建設廉政流動家風車在阿勒泰地區各縣(市)巡展,制作廉政文化視頻;大慶文旅集團走進阿勒泰演出四幕話劇《地質師》……系列文化潤心、文化惠民、文化育人活動,增強了受援地群眾『五個認同』思想根基,進一步築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錢袋子越發鼓起來、教育醫療更優更便捷、鄉村環境越發美麗、精神生活越發豐富多彩……阿勒泰群眾持續增強的幸福感獲得感,是我省援疆成效的最好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