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是『鐵人』王進喜的錚錚誓言,話語朴素但流傳至今仍振聾發聵。2023年,10月8日,王進喜誕辰10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像資料館珍藏了『鐵人』在《1966年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上講話的原聲片段,今天,讓我們再次傾聽『鐵人』原聲,共同緬懷這位『英雄』。
63年前,面對國家建設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4萬多名轉業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組成石油會戰大軍挺進莽莽荒原,誓要甩掉『貧油』的帽子。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從玉門油田開赴松遼荒原,僅用了5天零4小時,就打下了他們參加石油大會戰的第一口油井,井深達1200米,創造了當時鑽井的最高紀錄。但這成功的背後,有著難以想象的困難,在《1966年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上,王進喜講述了『攻下』第一口井的經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像資料館裡收藏了這段珍貴的錄音。
革命不能等!人拉肩扛也要把鑽機拉上井場
開鑽!用盆端足50多噸水
沒有公路,車輛不足,他帶領全隊把60多噸重的鑽機設備化整為零,用滾杠滾、撬杠撬,奮戰三天三夜,將井架運到施工現場,立了起來。要開鑽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他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們到附近水泡子裡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多噸水,快速投入鑽井生產實踐。這段經歷,來聆聽『鐵人』親口講述。
『鐵人』名號的由來
當時,王進喜住在當地一位姓趙的大娘家,卻整日泡在井場極少回去,領著工人們不分白天黑夜在井場上拼命大乾。趙大娘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對工人們說:『這人是鐵、飯是鋼,整天不吃不睡怎麼行?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吶!』從那以後,『鐵人』的名號就這樣傳開了。
這矛盾,那矛盾!國家缺油是最主要的矛盾
4萬多人的會戰隊伍,一下集中到大荒原上,生產生活遇到極大困難。沒有房住、糧食供應不足,也有人發過牢騷,王進喜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很會做思想工作,他說『我們雖然有這個困難那個困難,要把石油拿不出來是最大的困難。』
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在那個缺少石油的時代,王進喜曾為北京街頭的公共汽車還得頂個煤氣包流下眼淚,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帶著強烈的使命感,他主動給自己施壓,不畏困難,留下了催人奮進的『鐵人』精神。
學會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
小時候因家窮上不起學,復雜的鑽井技術和一串串陌生的專業名詞,一時使他陷入苦惱。平時無論工作多忙,『鐵人』每天都要擠時間學習,他說:『我學會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就是憑著這種『識字搬山』的刻苦精神,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王進喜不僅能獨立看報、讀文件,還能寫信、記筆記和寫簡單的發言提綱了。
為國分懮、忘我拼搏、艱苦奮斗、科學求實……在石油大會戰期間,王進喜奮不顧身跳進泥漿中,用身體攪拌水泥,最終成功抑制住井噴的感人瞬間被歷史銘記。

王進喜用身體攪拌泥漿。
就這樣,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引領下,大慶油田僅用3年多時間就生產原油1166.2萬噸,改變了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布局,甩掉了中國貧油落後的帽子。

工人歡呼鼓掌。
從1964年開始,油田進入快速上產階段,於1976年原油產量跨上5000萬噸臺階,在國家經歷困難考驗的時期有力地支橕了我國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運轉。1976年到2002年,實現5000萬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產穩產,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2003年至今,油氣當量始終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力爭當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頂梁柱』『壓艙石』。

如今,大慶油田已累計生產原油突破25億噸,佔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36%。以全國人口14億計算,大慶油田為全國人均生產原油1.78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大慶油田的成長和輝煌,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和輝煌。大慶油田的成績和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

大慶精神:奮斗基因代代相傳
2021年,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首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鼓舞下,油田打造了一支敢打硬仗、頑強拼搏、勇創一流的『鐵人』式隊伍。這一偉大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石油青年永續傳承的精神血脈,是推動中國石油改革發展建設最基本、最深沈、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從『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到人民楷模、改革先鋒、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寧肯把心血熬乾,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再到大慶新『鐵人』李新民『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幾代大慶石油人傳承精神薪火、賡續紅色血脈,不斷賦予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穩定作出貢獻。
2023年9月初,『鐵人』王進喜帶過的1205鑽井隊再度傳來新喜訊:9.98天!又一次刷新大慶古龍試驗區塊最短鑽井周期新紀錄。從最初在古龍試驗區塊鑽井周期超百天到4破鑽井周期紀錄,每一次突破的背後都凝結著優快鑽井的智慧和堅定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大慶精神:永葆活力的奮進之源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奮進,是最崇高的致敬。新時代新征程,大慶油田提出要努力實現『原油3000萬噸高質量穩產,天然氣增、非常規增、新能源增,提昇科技創新能力、提昇發展質量效益』的『一穩三增兩提昇』奮斗目標。目前,大慶油田新能源在建、在審、在研項目共有56項,與2022年建成2.35萬千瓦規模相比,今年已建成風電項目1萬千瓦,開工建設風光電項目17.6萬千瓦,項目開工規模提高了7倍,『風』『光』『氫』『熱』的綠色能源正匯聚成油田綠色發展的『新引擎』。


時序輪替中,始終不變的是奮斗者的身姿;歷史坐標上,始終清晰的是奮斗者的足跡。廣袤的大慶油田上,學『鐵人』、做『鐵人』的故事隨處可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飽含著忠誠於黨、產業報國的赤子情懷,傳承著不畏艱險、戰天斗地的紅色基因,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揮了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在改革開放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歷史實踐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