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北大荒集團秸稈還田利用率97%以上
2023-10-11 07:51: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記者日前從北大荒集團農業發展部了解到,2022年,北大荒集團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9.99%,秸稈還田利用率保持在97.77%。多年來,北大荒集團不斷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行之有效的黑土地保護措施,在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還田上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收獲整地與秸稈還田同步進行。近日,在北大荒農業股份新華分公司嶺豐管理區玉米收獲後地號內,三臺大馬力機車懸掛大犁進行翻地作業,農業技術人員緊隨其後對翻後地塊進行驗收,把秸稈粉碎、拋撒翻地,保證深翻25厘米至30厘米,讓秸稈有效還田。公司農業生產部總經理王譯陽說,他們已連續多年實行全作物、全面積、全量還田,通過粉碎、拋撒翻地整地作業的有效銜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收獲的同時,我們同步推進秋整地工作,做到秋收、整地兩不誤,確保顆粒歸倉和100%「黑色越冬」,為明年春播生產打好提前量。』嶺豐管理區主任鄭岩說。

  10月8日下午,在八五五農場有限公司大田作業現場,大型農業機械對大田秸稈進行還田。農場通過收割機安裝底刀和秸稈拋撒裝置、降低割茬高度等農機作業方式,使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率達到100%。

  在秸稈還田的過程中,北大荒集團不斷加大機械配備力度,配備水田埋茬起漿機(水田攪漿平地機)7.5萬臺套,各類秸稈還田機械達到20.5萬臺套。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精准確定秸稈還田方式。堅持秸稈還田與黑土地保護、秋收秋整地工作相結合,按照土壤類型、積溫帶及作物種類,采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確定還田方式。在積溫條件較好的西部和平牧場、富裕牧場、四方山農場等乾旱、半乾旱地區,重點推廣秸稈覆蓋還田模式;在北安、九三分公司等地區主要推廣秸稈聯合整地、秸稈翻埋模式,深度達到35厘米以上;在東部寶泉嶺、紅興隆、建三江等分公司水稻主產區,針對水稻秸稈還田難題,制定水稻秸稈還田及『花達水』攪漿技術規程,形成以水稻秸稈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漿還田為主的黑土耕地保護『三江模式』。

  北大荒集團樹立了『三秋』准備是農業生產重中之重的理念。充分發揮秋整地、秋起壟具有秋雨春用、春旱秋防和春澇秋抗的重要作用,將秸稈還田和秋收、秋整地工作緊密結合,構建以深松為基礎,松、翻、耙、聯合整地相結合的土壤耕作制度,大力推廣全面黑色越冬伏秋起壟,4600餘萬畝耕地基本實現了『黑色越冬』的全面覆蓋。

  據介紹,2022年,北大荒集團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566.8萬畝,秸稈還田面積4453.6萬畝,秸稈資源總量2337.9萬噸,秸稈可收集量1936.2萬噸,秸稈綜合利用量1936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到99.99%,其中秸稈還田量1893.1萬噸,秸稈還田利用率97.77%。

  秸稈全量粉碎還田是北大荒集團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舉措,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通過連年秸稈還田作業,北大荒集團有效遏制土壤有機質的下降,土壤有機質平均年增加量達0.02~0.04個百分點,少數地號達0.1~0.15個百分點。

  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王秋菊博士從2006年開始在八五九農場連續進行了10年水稻秸稈還田試驗,秸稈還田可降低土壤耕層及犁底層的硬度,增加土壤耕層粉粒含量,提高土壤通氣蓄水性,增加土壤有效孔隙。

  下一步,北大荒集團還將發揮科技創新在秸稈還田中的支橕作用,針對秸稈還田過程存在的問題,加大科學還田、秸稈土壤改良、種養結合示范等重要領域與關鍵環節投入,培肥地力,保護耕地。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