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黑龍江持續建設
大中型灌區以及水利配套改造工程
為糧食連年豐收保駕護航
這幾天,肇東市鑫伯利合作社種植的玉米熟了,理事長單玉恆專門邀請農業專家來測產。畝產超噸糧,讓單玉恆興奮不已。老單說,如果論功行賞,智能控制滴灌設備功不可沒。

肇東市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說:『有了滴灌,產量一般增加10%到25%之間,每年這地也就是一千八九百斤,今年能達到這麼高的產量,從來沒有過。』

作為農田水利的毛細血管,滴灌設施效果明顯。不過,要想澆灌萬頃良田,就需要『水庫+灌區』這一對農業灌溉的心髒和大動脈組合了。董金福是北大荒集團梧桐河農場的水稻種植戶,今年春耕時節,他家的稻苗因為梧桐河水量小,差點喝不上水。

北大荒集團梧桐河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董金福說:『一灌渠灌完了,灌二灌渠,二灌區灌完了,灌我們三灌,到我們這兒,水源就不夠了,灌田就渴水,小苗栽上就是裂著挺大縫子。』

為了根本解決稻田用水問題,2021年起,梧桐河流域開始修建關門嘴子水庫。前幾天,這項水利樞紐工程迎來了關鍵節點,大壩全線封頂。

『下一步,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溢流壩的閘門安裝,電站、泵站的機組安裝』,關門嘴子水庫代建管理部主任彭立前表示。
預計在2024年6月底,大壩將具備蓄水條件。水庫建成後,庫容超4億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積50多萬畝。在關門嘴子水庫下游50公裡的地方,梧桐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也正在火熱進行。

黑龍江省寶泉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喜春說:『為了確保2024年灌溉農戶及時用水,先後投入大型機械設備31臺套,晝夜不停施工加班加點,投入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特殊工種人員51人,保證施工質量過程控制。』

『十四五』期間
黑龍江省梧桐河灌區
五常龍鳳山罐區等6處大型灌區
現代化改造工程
被列入國家水網骨乾工程實施范圍
工程建成後
可改善提昇灌溉面積22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