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5日訊 秸稈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一燒了之是對秸稈資源的浪費。那麼該如何對秸稈進行綜合利用?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龔振平表示,秸稈綜合利用是一個大范疇,具體可分為離田與還田兩部分,秸稈離田可用於燃料、飼料、基料、建築材料等,另一方面秸稈可作為肥料用於還田。
龔振平介紹:『目前,我省秸稈離田比較成功的方式是秸稈燃料化利用,比如秸稈壓塊作為冬季采暖的燃料,或者作為冬季取暖鍋爐的生物質燃料,不僅環保,效益還非常好。未來,我省可以多開發一些秸稈高質化利用,比如把秸稈開發成食用菌的基料,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針對近期網傳關於秸稈還田的不實信息,龔振平表示,秸稈還田對於促進國家『藏糧於地』,保證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秸稈還田面積越來越大,並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秸稈還田是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而秸稈焚燒以後會變成空氣污染物。一組來自生態環境部門的數據可以印證:焚燒秸稈產生的二氧化硫濃度比平時高出一倍;產生的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平時高出三倍。
『但是要注意,前期種植選種要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還田時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和相配套的農機具。』龔振平說。
龔振平介紹了秸稈還田的技術方法:一種是秸稈翻埋還田,這種是我省農墾系統利用大型機械實施的還田技術。另一種是對機械力量不強的地區,可以采用秸稈碎混還田和秸稈覆蓋還田技術,例如我省西部地區可以采用秸稈覆蓋還田技術,這對於抗旱有很好的作用。對於一些不具備秸稈翻埋還田和秸稈覆蓋還田能力的地區,可以采用秸稈碎混還田技術。龔振平提醒:『使用碎混技術要注意第二年耕地土壤水分的問題,可以采取與坐水種技術相結合的模式來解決。』(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