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記者 葛金鑫)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11月5日夜間至6日,哈爾濱市將有雨雪冰凍、暴風雪天氣,雨雪總量將接近或超過歷史同期極值。市交通運輸局積極組織道路運輸、公路建設養護單位紮實做好應對雨雪寒潮天氣安全防范工作,全力確保市民生活、生產安全。
一、公路方面
11月4日,哈爾濱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第一時間組織養護、安全等相關部門緊急召開應對雨雪寒潮天氣防范工作視頻會議,各縣(市)公路中心以線上視頻形式參會,就做好防范應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認真安排部署。認真落實市政府、省廳、市局部署要求,充分認識做好防范雨雪寒潮天氣保暢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完善調度和應急處置機制,提前做好應對暴雪和寒潮天氣機械、物資和人員等各項准備工作。
會議要求,要突出重點,有效防范應對。加強在役危橋和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危險路段安全警示標志標識設置和危險路段防滑防凍工作。降雪天氣道路養護部門全員上崗,以雪為令,加大除雪保通清理工作。加大易雪阻和易發生團霧路段巡查力度,做到雪停路淨,嚴防發生因除雪防滑不力、道路濕滑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
會議強調,要強化值班值守,確保信息通暢。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執行每日信息報送制度。督促各公路養護單位在惡劣天氣發生時,迅速處置並第一時間報送阻斷信息,及時發布公路出行預警信息,通過廣播、網絡等多種載體,引導群眾合理安排出行路線。
經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運營養護單位成立25支搶險隊伍共計1339人,准備防滑料17,685噸、融雪劑2,271噸,配備裝載機60臺、挖掘機29臺、運輸車輛91臺、除雪機械設備109臺,排查全市國省乾線公路、重要農村公路長下坡、急彎陡坡、臨水臨崖、易凍滑雪阻等風險點位427處,涉及51條公路,已設置提示、警示標識,風險點位准備防滑料5,016噸。
二、道路運輸方面
(一)對各區縣(市)發布工作提示
提醒各區、縣(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高度重視雨雪寒潮天氣對道路運輸的影響,全力預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並在冬季運行安全宣傳、提醒企業避免涉險運營、加強重點貨運車輛動態監管、督促貨運企業加強車輛技術管理、做好應急保障准備工作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二)做好道路運輸行業應對暴雪天氣防范工作
1.道路客運。一是將有關暴雪災害的預警信息轉發至轄區客運企業,要求各運輸企業及時轉發至每一名從業人員,同時,要做到車輛動態監控系統實時在線,監控人員在崗,及時掌握運營線路雨雪情況,嚴禁涉險通行。二是結合暴雪、凍雨等極端天氣情況,掌握車輛狀態,嚴防車輛私自運行。並加強與市區客運站的溝通,遇到暴雪、凍雨等極端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車輛暫停營運,停運車輛管理准備工作。三是儲備20臺應急客運車輛,以備突發事件應急使用。
2.危險品運輸。按照省、市關於做好應對強降雪天氣的工作要求,一是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督促企業做好應對防范。二是對哈爾濱市兩家危貨應急保障車輛企業進行視頻調度,要求隨時保持與車輛駕駛員聯絡,做好應急車輛准備,確保隨時參與應急搶險任務。三是對個別企業監控人員和值班人員到崗到位情況進行視頻抽查,確保主動安全動態監控設備完好,實時監控營運車輛,要求企業適時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提前做好應對暴雪天氣的各項准備工作。
3.動態監控。一是加大抽檢抽查力度。為應對惡劣天氣,自11月3日開始,對全天所有在線車輛進行全范圍監管,共抽查車輛3384臺次。二是加密安全預警提示,積極與交警、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進行溝通,通過短信平臺、微信群等方式發布道路、天氣變化情況及預警提示信息。3日至今共發送信息127次、1961條。三是加強違規行為推送。針對『兩客一危』運輸車輛的超速、運營期間不在線、不安全駕駛行為開展為期15天的清理行動,現已推送違規行為32個,最大限度杜絕動態監控不在線的車輛上路運營。
(三)落實應急保障物資准備
為應對惡劣天氣,組織各區縣市及骨乾運輸企業,預備自卸車(用於公路清雪搶通)、倉柵式大貨車(用於運送搶險物資)、平板車(用於拉運鏟車)、廂式貨車(用於運送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吊車(用於裝卸工程機械)等搶險保障物資。(來源:東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