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黑龍江省氣象臺最新預報,預計11月5日夜間至6日夜間,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雞西、牡丹江過程累積降雪量為20?40毫米,其中牡丹江、雞西、雙鴨山、七臺河的局部地區可達40毫米以上。上述地區先降雨而後轉為降雪,降雪同時伴有風吹雪、雪阻現象,能見度低。6日凌晨至下午,哈爾濱、雞西、牡丹江部分地區將先後出現凍雨。黑龍江省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將11月5日17時將11月4日11時啟動的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提昇為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Ⅱ級應急響應。
為有效防范重大氣象災害天氣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發生,黑龍江省廳迅速安排部署,第一時間發布生態環境領域應對重大氣象災害工作提示,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落實各項環境應急防范措施,確保全省生態環境安全穩定。
一是加強對重點企業風險防范,做好部門聯動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根據行政區域內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狀況和氣象特點,督促重點企業加強防范,一是污水處理廠運行方面氣溫驟降可能造成處理效率降低,二是污水處理廠坐帶有保溫棚的生化池,要避免暴雪壓塌棚頂影響正常運行。三是電廠和供熱等企業存在的防風逸塵設施被壓塌的風險。四是雨雪可能對現有自動站的影響,影響傳輸率等問題。五是加大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存儲、運輸、油氣運輸管線和尾礦庫等高風險企業的環境安全監督管理力度,督促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前采取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嚴防極端天氣災害誘發危險化學品泄漏、尾礦庫垮壩溢流、交通事故等次生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並協調交通運輸、應急、公安交警、消防、氣象等部門,做好次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防范處置工作。
二是進一步提高認識,落實環境安全責任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充分認識極端天氣期間全省生態環境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強化責任意識和底線思維,把環境安全保障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對當前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范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推動政府、企業和相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落實各項措施,做好應急准備,確保人員、裝備、物資調配到位,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能力,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確保全省生態環境安全形勢整體穩定。
三是強化預判預警,防控突發環境事件風險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充分運用氣象部門預測預報成果,做到信息及時共享、同步應急聯動。加強會商研判,科學研判災害性天氣可能導致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應對措施。尤其是防范交通運輸事故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避免污染物進入松花江、黑龍江、烏蘇裡江、綏芬河等界江界河一級二級支流,確保水環境安全,有效防范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
四是加強應急值守,做好各項應急准備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專人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保證通訊聯絡暢通。認真做好人員、車輛、物資、儀器設備等方面的應急准備,加強監測和輿情跟蹤,確保24小時信息渠道暢通,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迅速核查原因,及時報告信息,果斷啟動響應。堅決杜絕遲報、瞞報、漏報行為,確保突發環境事件早發現、早調度、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