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數字鄉村典型案例14|綏化市綏棱縣:打造智慧農業新園區
2023-11-07 14:50:42 來源:黑龍江省委網信辦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智慧農業

  一、背景介紹

  綏棱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綏化市東北部,所擁有的40萬畝水稻被確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綏棱大米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綏棱縣上集鎮是綏棱大米的主產區。近年來,上集鎮寶田村深入分析自身優勢,因地制宜,明確提出以『發展智慧農業』為突破口,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努力實現富民強村的目標。

  二、主要做法

  一是重點打造水稻智能化催芽車間和育苗基地。催芽車間佔地2100平方米,設計催芽能力400噸,可覆蓋上集鎮全鎮水田12萬畝,同時可輻射周邊鄉鎮水田6萬畝,帶動農戶5000多戶。建設自動化水稻育秧大棚200棟,可為15000畝的水田提供優質稻畝。智能催芽的好處在於出芽率高、芽齊、芽壯,為育好苗打下基礎。

  二是強力推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設。為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由村集體牽頭成立了寶田益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從農戶手中連片集中1030畝水田,每?地租金平均比市場價高出2000元;每個農戶土地出租後勞動力外出務工至少還可增收2萬元,部分農戶到三江等地異地開發,實現雙重收入;采用混施有機肥料、二化螟捕捉器、人工除草等辦法實現『三減』。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認證面積達1萬畝,合作社注冊了『上善河』品牌大米商標。

  三是不斷開發現代化的農機合作社建設。農機合作社配備904旋耕機、井關插秧機和收割機、打漿機等機械37臺套。實施黑土地保護項目,收割時實行拋灑作業,用大機械進行邊收邊旋,實現秸稈全量還田。每年為本村村民15000畝水田整地,只收人工和機械維護費用,農戶每?地可節省100元,合作社年收入30萬元。

  四是高標准配備智能監測設備實施精准監控。2015年投資150萬元,建築面積550平方米,建有高標准的上集鎮區域服務站、水田監測室和寶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配備高標准智能監測設備,與省農委物聯網平臺對接,可對水稻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

  三、取得成效

  通過園區的示范引帶,不但改變了農民傳統思維、提昇了種植技術,實現現代化水稻種植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還在脫貧攻堅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寶田示范園區結合本村貧困戶的實際,不但在水稻催芽、插秧、收割、整地上減免收入變向增加收入的前提下,還在用工上吸納貧困戶到園區務工,每年吸納本村5戶貧困戶務工,安置公益崗3人,年人均收入1萬元。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