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赴湯蹈火只為守護萬家燈火 記哈爾濱市道外區振江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陳庚
2023-11-09 08:12: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9日訊 每一次著裝出發,都是生與死的考驗;每一次警鳴驟響,都是血與火的逆行。從事消防工作20年的時間裡,哈爾濱市道外區振江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陳庚,曾奮戰在抗擊新冠疫情最前沿,曾千裡馳援汶川抗震救災,曾在湍急的洪流中為群眾架起『生命之舟』……

  洪水激流中救助群眾

  雨聲就是哨聲,汛情就是號令。

  2022年,尚志市一林場受洪水襲擊。由於洪水把橋梁衝毀,陳庚帶領隊員強行滑索渡河,從滑索落地點進入災區腹地。清晨,陳庚帶隊到達村屯,發現一村民腳被鋒利的器物貫穿,紅腫流膿,嚴重感染。陳庚當即就地取材,制作簡易擔架將其轉移,手抬、肩扛地將受傷百姓轉移。一路上,陳庚和隊員們多次摔倒,但擔架始終高高舉起。就這樣徒步行進3小時15公裡,將村民平安送到醫院。

  2023年,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哈爾濱市遭遇歷史罕見強降雨天氣。8月6日深夜,雙城全域洪峰達到最高值,全部村屯受災。陳庚帶隊緊急支援,連續4天4夜,他們先後轉戰勝豐鎮、蘭陵鎮、韓甸鎮,在雨中徒步行進全力搜救、晝夜奮戰,發紅脫皮的肩膀、泡得發白的雙腳、倒地而臥的睡姿,深深地烙印在受災群眾的心裡。憑借豐富水域救援經驗和指揮經驗,轉移營救被困群眾20餘人,在防汛抗洪一線彰顯了『火焰藍』的責任和擔當。

  永遠把平安留給戰友

  2008年5月12日,作為我省抗震搶險突擊隊的一員,陳庚與戰友們連夜奔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在這個時候,不用說一小時多麼寶貴,就是爭取到一分鍾,都可能搶回一條瀕危的生命。』為了盡快挽救廢墟下的群眾,陳庚和戰友們連續奮戰五天五夜,每天集中睡眠不足三個小時。

  在碎石成堆的陡坡搜尋被困群眾時,陳庚負責的生命探測儀發出信號,他立刻實施破拆救援。然而,恰巧餘震突然發生,陳庚不慎摔倒滾下陡坡,他下意識死死地把儀器護在懷裡。『只有保護好災區最為稀缺的搜救器材,我們纔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2015年1月2日,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頭道街附近的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發生火災,陳庚帶隊在太古廣場一側堵截火勢,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氣溫下,寒風中裸露的皮膚刺骨鑽心的疼,戰士們一個個都像『冰人』一樣。

  因為戰斗服又濕又冷,他的風濕性關節炎發作,兩個膝蓋出現水腫,難以長時間站立。忍著疼痛,陳庚謊稱『腳崴了』,與戰友們共同連續奮戰兩晝夜,直到危險完全解除。『我衝在前面,就能讓我身邊的兄弟少一點危險。』

  在滅火救援一線,他無數次第一個破門、第一個衝鋒,永遠把戰友擋在身後、將危險留給自己。

  虧欠最多的是家人

  對家人,陳庚總覺得虧欠太多。從軍20年,春節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立功受獎,父母都喜中有懮——因為這意味著兒子在取得驕人戰績的同時,又經歷了一次非同尋常的險境。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很多時候,他不得不撒謊。在前往汶川災區救援時,他擔心手機沒信號,母親聯系不上會著急,便事先給母親發了短信:『最近有重大迎檢任務,手機不讓用了。』隨後便關了機。信號恢復後,他剛一打開手機,就接到母親帶著哭聲的電話:『你還騙我,我都在電視上看到你了……』

  2016年12月,陳庚被派往道外中隊主持工作。當時,這個中隊士氣低落,戰斗員僅有5個人,各項考核均墊底。接到任命時,陳庚的妻子剛被確診為鼻咽癌晚期,四個月大的女兒正嗷嗷待哺。『放下工作,還是放下她?』面對兩難,這個經歷無數次生死考驗的硬漢哭了。

  善解人意的妻子勸他:『你不在,戰士經驗不夠,到了火場不安全。我沒事兒,還有爸媽呢。』陳庚只得將父母接到醫院陪護妻子。在去單位的路上,陳庚的眼淚止不住掉下來。

  自2003年入伍以來,這個37歲的『硬漢』用汗水澆注出了這樣一組數字:參與救援5000多次,營救被困群眾近500人;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7次。2019年,陳庚被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評為改革轉制教育整訓先進個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2022年當選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2023年當選共青團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