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俄班列。資料片

哈爾濱—洛杉磯貨運包機。資料片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資料片
黑龍江日報11月22日訊 1~9月份,哈爾濱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63.3億元、同比增長43.3%,對俄進出口總額81.6億元、同比增長87.6%;1~10月份,哈俄班列開行93列、發運貨物9104標箱,貨值1.53億美元,同比增長2%;1~10月份,哈市進出口總值增幅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哈爾濱國際友城數量居副省級城市前列……近年來,哈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統籌貿易、投資、通道和平臺建設,在市場准入、要素流動、制度型開放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加快打造『向北開放之都』。這是記者從21日哈爾濱市委召開的『牢記囑托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打造『向北開放之都』專場上獲悉的。
高質量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哈爾濱將進一步釋放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綜保區、哈爾濱臨空經濟區等先行先試政策優勢。今年1~10月,綜保區實現進出口額58億元,同比增長107.7%,佔全市進出口總額比例上昇到14.5%,增速在全國153個綜保區中排名第11位。
綜保區常務副主任邸凱說,綜保區於2016年3月7日由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是目前黑龍江省第二個、哈市唯一的一個綜保區,具有『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口岸通關』四個核心功能,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模式,目前已經全部封關運營。作為龍江對外開放功能最齊全的產業園區,該園區打造了高質量的貿易、通關、物流『三個便利化』體系,通過與哈爾濱內陸港和機場口岸的『區港聯動』,實現了保稅功能與『中歐和中俄鐵路班列』『中俄和北美航空貨運包機』以及『中俄卡車班列』等多條國際物流通道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強化了哈市國際物流樞紐的功能。
建設國際物流通道 助推外貿穩增長
近幾年,哈市緊緊圍繞打造『向北開放之都』的戰略目標,統籌推進貿易、通道和平臺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據哈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明介紹,在外貿規模上,2023年1~10月份,哈市進出口總值實現399.5億元,同比增長41.1%,高於全國41個百分點,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加快推進國際物流通道建設上,哈市已形成較為完善的航空、鐵路、公路『三位一體』跨境物流體系。現有1條對俄和2條北美貨運航線;哈俄班列和對俄公路運輸已實現常態化運營。今年前10個月,貨運航線共飛行187班,貨運量5635噸,貨值10.2億元;哈俄班列開行93列,發運9104個標箱,貨值1.53億美元。
在發揮開放平臺載體功能上,今年1~10月份,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簡稱綜保區)實現進出口額58億元,同比增長107.7%;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簡稱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實現進出口額80億元,同比增長58%;哈爾濱臨空經濟區進境食用水生指定監管場地和保稅航油等項目預計年底建成投入運營。
補鏈強鏈 推動綜合貨運樞紐建設
今年7月,哈市獲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貨運樞紐作用進一步加強。哈市交通局副局長鍾國偉表示,目前,哈市加速推進哈爾濱機場新建國際航空貨運物流中心、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一期等多個物流中心建設,加強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機場二通道、綜保區鐵路專用線等3個集疏運項目,解決多式聯運『最後一公裡』難題。同時,加密國內全貨機航線,建設美洲航空物流通道,發展俄羅斯等歐洲重點貨運航線,打造哈爾濱國際貨運樞紐。
『目前,哈市正積極推動哈長兩市航空港與哈爾濱臨空經濟區高效聯動、樞紐與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合力打造臨空臨站經濟示范標杆。同時,加快哈長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形成國際陸港聯動,引領城市合作機制,增加「三區一港」專區等地方特色應用。』鍾國偉說,上述項目建成後,跨區域、跨領域聯動以及與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水平將明顯提昇,有力支橕建設國家能源和糧食安全戰略的陸海聯運集結中心、農產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外運集散中心,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擴大『朋友圈』對外開放按下『快進鍵』
哈爾濱作為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渠道,朋友越多,對外合作的機會就越多;圈子越大,哈爾濱國際影響力就越大。如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推動哈市與外國各級城市交朋友?
哈市外事辦副主任王寧介紹,近年來,哈市承辦十幾項國家和部委級別的重要涉外活動,保持友好往來的國外城市超百個,並與28個國家的36個城市締結國際友城,數量居副省級城市前列。
下一步,哈市將繼續堅持多維度對外交往特色,強化以對俄為重點,輻射東北亞、面向歐美的開放格局,昇級對俄、深耕日韓、夯實歐美、推進東盟,拓展國際友好空間,助力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全力提昇『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功能,充分發揮友城政府間定期會晤機制效能,挖掘『深哈俄』三方機制潛力,以高水平舉辦各類活動為載體,鞏固與俄歐洲地區和遠東地區友好城市關系。
聚焦改革創新 加速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作為全省向北開放的前沿陣地,是對俄及東北亞合作的核心樞紐,被國家賦予『對俄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的戰略定位。在統籌推進向北開放制度建設,支持企業更好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中,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先行先試給出了答案。
哈市松北區委副書記黃明瑾表示,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成立以來,立足對俄合作現實需求,梯次推進改革創新項目553項,復制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224項,推出180項自主制度創新案例,其中46項入選省級創新案例並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深哈合作模式作為對口合作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目前,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積極為外向型企業對接國家和省市戰略,支持開展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