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堅持和發展
新時代『楓橋經驗』
黑河市愛輝區法院
按照省法院
『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
緊緊圍繞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
訴源治理新格局
主動融入轄區社會治理
發揮訴前調解優勢
創新運用多元解紛模式
為當事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
糾紛解決方案
努力讓矛盾糾紛
化在源頭、解在訴前、消在萌芽
我們一起走進
黑河市愛輝區法院
在幾起調解案件中
進一步了解法院
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
示范判決+調解
高效解紛的『指南針』
日前,黑河市愛輝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采取『示范判決+調解』模式,順利調解了一系列保險合同糾紛案件。

今年10月,愛輝區法院收到了某保險公司提交的33件保險合同糾紛的起訴材料,隨後立即將案件委派給訴前調解中心開展調解。然而,在訴前調解中心給出調解方案後,雙方當事人猶豫不定,對於合同中約定利息和罰息的給付標准仍有異議,調解陷入僵局。訴訟服務中心選取其中不同意調解的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固定了違約金的計算標准。有了生效判決作為『指南針』,調解方案迅速得到雙方當事人的認可。經過幾輪協商,保險公司也對違約金作出一定讓步。最終,在法院與訴前調解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其餘案件全部調解成功。
對於同類型案件,愛輝區法院通過選取代表性案件進行審理並裁決,可以明確賠償標准、修正當事人的不合理預期,實現訴前調解由『單兵作戰』向『融合發力』的轉變,不僅能夠提高糾紛解決的效率,也能增強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法官助理+調解員
能動司法的『助推器』
今年8月,愛輝區法院兩天調解38起追索勞務報酬案件。黑河某公司僱傭李某等38人為其加工產品,由於公司的經營狀況不佳,被迫停止營業,該公司共拖欠李某等38人勞務費50萬餘元。李某等人多次向該公司索要勞務費未果,遂訴至愛輝區法院。
考慮到案件數量較多,且部分勞動者外出務工等實際情況,訴訟服務中心采用了『法官助理+調解員』的工作方式,利用在線調解平臺開展線上調解,一次性向勞動者們詳細解釋了所需准備的材料、訴前調解的程序以及其效力等相關問題,並對勞動者的工種、工資標准、用工時間及拖欠的工資進行了調查和確認。
在調解過程中,法官助理和調解員注重把握『情、理、法』相結合原則,耐心勸解雙方當事人,努力化解雙方當事人的對立情緒,引導他們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考慮企業和勞動者雙方的難處,盡力幫助當事人尋找平衡點,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最終,經過調解,雙方均作出了讓步,達成了月底前一次性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一致意見。
『我們通過引入法官助理參與訴前調解的方式,成功地在訴前階段調解了這一系列案件。既節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時間成本,也節約了司法資源,緩解了辦案壓力,避免了可能引發的社會群體事件,取得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人民調解員吳洋說道。
訴前鑒定+調解
實質化解的『加速鍵』
近日,愛輝區法院將『訴前鑒定』與『調解』相結合,成功調解了一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原告當場拿到賠付款。
韓某駕駛電動三輪車在交叉路口與曹某駕駛的大型客車相撞,導致曹某車上的鄒某受傷並住院治療。根據交警部門的認定,韓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鄒某要求韓某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在調解過程中,雙方在誤工時間和護理時間的問題上存在較大的爭議。為了能真正解決雙方當事人的糾紛,緩解雙方矛盾,在調解員的釋明指導下進行了訴前傷情鑒定,鑒定結果給了調解以依據,為調解指明了方向。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被告當場給付了賠付款。
『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齊頭並進,在調中鑒,在鑒中調,調解與鑒定深度融合,有利於縮短訴訟周期,提高審判效率。有助於當事人預判訴訟風險,提出更合理的訴訟請求,降低當事人之間的對抗性,促進案件在訴前調解階段達成調解並自動履行。』訴訟服務中心主任張家雙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