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入選『國家隊』 龍江企業共築產業新優勢
2023-12-03 08:34:5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銘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3日訊 哈爾濱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獲批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哈爾濱工大微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戶企業的物聯網示范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物聯網賦能行業發展典型案例;38戶企業進入2023年度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東北三省一區排名第一……

  這是一份龍江企業成長的成績單,更是龍江產業發展中的裡程碑,一批批龍江企業和項目進入『國家隊』,共同構築產業新優勢,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高端化——推動高端制造新躍昇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惠遠』)是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持續7年實現跨越式增長,現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知識產權綜合服務機構。

  陽光惠遠總經理鄧宇說,公司主要服務對象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佔客戶總量的80%以上,業務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互聯網、機械制造、電子電氣、新材料領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17年至2022年陽光惠遠所代理的專利涵蓋了所有戰略新興細分產業。

  『此次包括陽光惠遠在內的3家單位被工信部評為2023年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創下了我省歷史最好成績。』省工信廳科技處張江說。

  工業設計和服務型制造方面也傳來了好消息,3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實現了『零』的突破,4家企業入選國家級服務型制造,超過了歷年之和。

  『我們今年先後開展了工業設計服務市(地)行和服務型制造進市(地)活動,真正把政策送到企業,為企業答疑解惑。這次共7家企業晉級「國家隊」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未來將更多、更全面地展開相關活動,服務企業。』省工信廳政法處副處長徐寶昌說。

  智能化——搶佔智能制造新機遇

  物聯網賦能行業發展典型案例征集是國家工信部於2023年首次開展的工作,我省工大微識『基於物聯網的智慧城市市政大數據監管平臺』、億林網絡『基於物聯網+大數據的農業種養全過程資源動態配置管控平臺』、紫金銅業『智能工廠設備預知管理系統』等3個典型案例進入首批名單。

  『典型案例的征集發布,為加快推動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加強典型經驗總結和優秀案例推廣,更好發揮物聯網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示范引領作用。』張江說,我省工大微識等企業的物聯網案例入選,標志著我省物聯網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取得了明顯成效,在行業應用、社會治理、民生消費等領域創新成果加速湧現,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等產業生態不斷優化,融合應用持續釋放賦能效應,新質生產力加快蓄能。

  航空發動機是國之重器,是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日前,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的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航空發動機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入選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公示名單。同批公示的還有齊重數控『產品遠程運維』等10個場景入選2023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

  『十四五』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智能制造由理念普及、試點示范進入深入應用、全面推廣的新階段,已經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省工信廳裝備工業一處處長李江說,近幾年,省工信廳持續推動產業向智能制造方向邁進,通過強化政策引領,建設了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催生了新模式新業態和智能制造發展路徑,極大調動了行業和企業智能制造的積極性。自2021年工作開展以來,我省已擁有20個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2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

  面對不斷昇級的智能制造發展需求,省工信廳聚焦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四大類行業,通過加力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遴選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以揭榜掛帥方式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樹立一批各行業、各領域的排頭兵,探索智能制造最佳實踐的標准化、模塊化、精准化的推廣路徑,提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區域制造業水平,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變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綠色化——邁向綠色制造新賽道

  省工信廳節能處處長楊宇說,為滿足工業企業綠色發展需求,他們今年創新開展『綠色服務進企業』活動,先後走進齊齊哈爾、佳木斯、綏化、哈爾濱等城市,動員38家省內外綠色低碳項目施工建設、技術研究、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綠色金融、諮詢評價等機構通過集中宣講和深入企業一線形式為企業把脈問診,一對一明晰綠色發展路徑,解決企業『想綠不會綠』的問題。目前已向257戶企業宣講,深入82戶企業指導服務,促成合作47項。

  日前,工信部對2023年度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進行公示,我省38戶企業入選綠色工廠,另有3戶企業入選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這背後離不開獎勵資金政策的引領作用。

  楊宇說,為調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性與主動性,去年省工信廳、省財政廳制定出臺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獎勵政策,對通過實施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實現一定節能量、減碳量的工業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對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擴大政策覆蓋范圍,強化政策引導和撬動作用。對國家評定的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增強產業綠色競爭力。2022年兌現獎勵資金3300萬元,2023年兌現5700萬元,帶動企業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投入8.2億元,實現節能量24.4萬噸標准煤,減少碳排放66.8萬噸,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55戶。

  黨的二十大以來,省工信廳圍繞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昇級、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綜合實力提昇,推動產業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下一步省工信廳將強化政策引領,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和工業綠色發展,聚焦提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引導培育一批重點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在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中打造更多的『國家隊』,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局面。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