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訪談《牢記囑托謀振興》,一起走進鶴崗市,看當地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建設『產業轉型示范城』。

主持人趙西奪:這裡是中海石油華鶴煤化有限公司的中控室。我手中的白色顆粒,是尿素,它是由黑色的煤炭生產出來的。李書記,它除了由黑變白,還有哪些我們看不見的變化呢?
中共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它的顏色變了,但是最根本的是它的價值和作用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家清楚,煤是按噸賣,但化肥按袋賣,它的價值提昇了四倍。我們所在海油華鶴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大顆粒尿素生產企業,年產60萬噸大顆粒尿素,為我省提供40%的氮肥供應量。今年又擴建了30萬噸綠色增值復合肥項目。

主持人趙西奪:可以說煤炭,在這裡來了個華麗轉身。
中共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是的。我們也重點推動煤炭產業的轉型昇級。我們主要是三條產業鏈,一是煤制肥,二是煤轉電,更主要的第三條產業鏈,煤轉焦。我們今年啟動盤活了停產多年的一個化工項目,組建了京安焦化,同時正在謀劃推動征楠煤化工,實現改造和復產。
主持人趙西奪:鶴崗不僅有煤,而且還擁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晶體鱗片石墨礦。我身後這個『大塊頭』是五礦集團剛剛安裝完成的高溫連續式石墨化設備,它可以把這種純度99%的石墨,轉變成這種99.999%的超高純石墨。李書記,這個大塊頭除了改變石墨的純度,還帶來了什麼變化呢?
中共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我們和五礦公司重點解決石墨高純這個瓶頸問題,更主要的就是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與哈工大、中國礦研總院合作,已經有12項科研成果即將落地,未來鶴崗不僅僅要打造一個石墨產業化之都,也要打造全省石墨加工中心,從而推動石墨產業向縱深發展。

主持人趙西奪:發展路徑變化的同時,發展理念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中共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我們積極探索綠色、低碳、智能的發展方式,堅持規模化整合、綠色化開采、智能化管控、數字化賦能。我們通過礦產資源的礦權的整合,積極運用『5G+互聯網』的信息技術以及新能源的充分利用,積極打造了年產600萬噸的低碳綠色智能礦山。這個礦區已被自然資源部評為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主持人趙西奪:李書記,今天我們一直在說鶴崗的『變』,這些點滴的『變』都在助推著鶴崗的全面『轉型』,那麼對於未來的轉型之路,
中共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