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7日訊 121松花江北岸,398平方公裡的轄區內,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以不足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生長』出佔全省四分之一的高新技術企業。
我國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地面空間站』投入試運行,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發射了我國首顆平板式新體制通信試驗衛星,哈爾濱科友半導體產業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8英寸碳化硅襯底成功下線……今年以來,在哈爾濱新區這片熱土上,科技創新的成果精彩紛呈、亮點不斷。
獲批國家級新區以來,哈爾濱新區切實扛牢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三區一極』的四大國家戰略使命,抓住『六區疊加』的戰略風口,堅持改革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並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新區振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指明前進方向,帶來重大機遇。』哈爾濱新區黨工委書記、松北區委書記肖彬說,哈爾濱新區將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能和實際行動,扭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錨定目標,在開創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局面中打頭陣、挑重擔、當主力、作示范。
培育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
走進位於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的深哈產業園,你會感到一股創新創業的激情在熱烈燃燒。
黑龍江惠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北斗技術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實現在智能終端系統設計、農機作業質量監測傳感技術、車聯網技術、無人機技術以及無人農場技術上走在行業前沿,目前在全國市場佔有率達70%,產品線全國排名第一;哈爾濱同創普潤集團有限公司的新材料項目,致力於實現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用超高純材料的產業化,項目已實現全部設備、工藝、技術國產化,投產後將填補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善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全世界唯一拿到醫療器械證的可穿戴智能心電衣,4條自動化生產線落地;哈爾濱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智慧醫療設備裝備基地項目正在全力推進中……
『深哈產業園已經形成了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經濟和新材料等產業的集聚,其中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產業集聚度達77.8%,科技創新動能澎湃。』哈爾濱新區工信和科技局副局長王迪介紹,鑒於深哈產業園的良好發展態勢,科技部已經確定以深哈產業園為試點示范區,通過政策扶持、要素資源傾斜,力爭用3~5年時間,把深哈產業園打造成為科技賦能東北振興的示范樣板案例。
深哈產業園只是哈爾濱新區堅持實施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的縮影。
『哈爾濱新區疊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省科技教育資源最富集的科技創新高地,有著我省規模最大的孵化經濟群,這也是哈爾濱新區的長板。』王迪說,從2015年12月獲批設立以來,哈爾濱新區通過攻關核心技術、培育創新主體、建設開放型創新平臺、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等方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讓長板更長。
目前,『四大經濟』成為哈爾濱新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佔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90%。數字經濟產業園、生物經濟產業園正式揭牌,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度達到73%,生物經濟產業集聚速度達新高。哈爾濱創意設計中心建設高效推進,哈爾濱新區創意設計產業園獲評成為黑龍江首個省級廣告產業園區。中國(哈爾濱)冰雪體育示范區籌備建設,省冰雪產業協會落地新區。助力哈市先後獲批『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在新賽道上一路迅跑的背後是高新技術企業的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哈爾濱新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97戶,佔全省的26.3%;14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小巨人』,128家中小企業入選省級『專精特新』,分別佔全省的14.8%和24.5%;數字經濟核心企業突破1000家,研發創新機構突破2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41.7%。
『我們將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上展現新區擔當,著力構建具有新區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力爭2026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規模佔工業總產值超過50%,推動科技成果轉化1500項以上,實現數量與質量「雙倍增」。』肖彬表示,哈爾濱新區將大力推動制造業提質昇級、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持續推進改革創新打造全省營商環境新高地
2023年年初,通過『無感續證』審批模式,哈爾濱桃李食品有限公司辦理了單位食堂的食品經營許可延續,當年8月份,該公司又通過『聞詢即審-無感變證』新舉措,快速拿到變更後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食品生產許可證。
『信息共享、主動服務的「無感續證」審批模式已經讓我們很意外了,不到半年時間,我們企業又體驗了更加便捷、高效而有溫度的無感審批新服務。』哈爾濱桃李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當時他們剛剛辦理完營業執照的法人變更,新執照在手裡還沒捂熱乎,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確認企業後續許可法人變更意向的電話就來了。在得到企業的辦理意向和信息確認後,第二天審批局的工作人員就將變更後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食品生產許可證送到了企業。
『聞詢即審-無感變證』是哈爾濱新區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全國首創的無感審批2.0版本,也是哈爾濱新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真實寫照。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帶著這一先天基因、肩負這一重大使命,哈爾濱新區先行先試、敢闖敢試,不斷破冰探路。
27項改革入選國家或省級試點,82項改革創新舉措全省首創,46項創新經驗做法先後入選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省級創新案例並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承諾即開工』改革被『中辦調研組』確定為典型經驗,教育綜合改革、既有建築消防審驗等5項改革經驗全國交流……設立8年來,哈爾濱新區全面深化改革,迭續推出840項改革創新舉措。
『僅今年我們就推進了7個領域91項改革任務,在制度類、機制模式類、載體類和綜合類四方面形成改革成果40餘項。』哈爾濱新區改革辦主任高嵩告訴記者,今年新區形成了一批具有創新性、標志性、引領性的改革經驗和品牌,其中哈爾濱新區改革創新經驗在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交流;『自貿片區建設向北開放新高地創新釋放改革動能』獲評中國改革2022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入選《中國改革年鑒》;深哈合作飛地經濟成功案例被科技部確定為典型區域科技創新合作案例向全國推廣;快件跨境電商一體監管中心、商事登記確認制等4項改革獲評七批次省自貿區創新實踐案例;開展地質災害風險、壓覆礦產資源一體化評估,規劃批前公示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同步辦理,建築工人薪資監管體系等10項改革均為全省率先推出。
優越的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哈爾濱新區這片創業熱土的金字招牌和巨大磁石,兩度獲評『中國投資熱點城市』,今年1~11月,哈爾濱新區新增市場主體8983家,同比增長54.4%。
『我們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中的痛點和難點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切入點,把政務服務便利化和制度型開放作為改革體制機制的入手點,不斷推出創新案例和制度化成果,不遺餘力地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的營商環境。』肖彬表示,哈爾濱新區將著力打造營商環境昇級版,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和一流標准,瞄准企業最核心需求,努力推出更多可復制推廣的改革創新成果。
夯基壘臺積蓄成勢構建龍江自貿區2.0版核心承載區
貨物申報、數據處理、海關編碼、理貨貼單、查驗發行……在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快件跨境電商物流監管中心(簡稱快跨中心)裡,工作人員有序忙碌著。該中心的成立,為大量中小跨境電商從業者、外貿企業提供了便捷的跨境電商通關渠道,而對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來說,則是補齊該片區沒有港口這一短板的務實舉措。
2019年8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設立,其中哈爾濱片區全部在哈爾濱新區范圍內,哈爾濱新區由此迎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期。
『我們圍繞哈爾濱片區「建設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及哈爾濱新區「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的戰略定位,聚焦制度創新、產業集群、對俄合作、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五個方面,夯基壘臺,積蓄成勢,為構築高層級開放打下牢固基礎。』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理局商務外聯處處長陳亮介紹。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推動對俄合作『四鏈』融通昇級。在構建對外開放『產業鏈』方面,加大外商招引力度,打造對俄合作專業園區,不斷加強對俄經貿往來;在完善對外開放『金融鏈』方面,推動跨境結算更加便利,拓展外資利用通道,成立中俄金融聯盟;在昇級對外開放『科創鏈』方面,打造科創交流平臺,加快引進先進技術,探索『雙自聯動』發展;在暢通對外開放『物流鏈』方面,構建國際物流新體系,搭建跨境物流新平臺,激活跨境電商新動能。
越發展越開放,越開放越發展。今年以來,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積極組織『德企新區行』『俄企新區行』以及『相約北緯45°中德攜手致未來』中德經貿文化教育(哈爾濱)交流會的『重頭戲』——中德職業教育協會·德國中心研究院揭牌儀式等系列活動,參與第32屆『哈洽會』、第7屆中俄博覽會等國際經貿交流活動,持續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鮮明信號。該片區還率先在全省『組團出海』,在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哈巴羅夫斯克開展多場招商懇談會並作招商推介,累計簽約項目20個、協議引資額226.9億元,安達木國際、廣亞跨境貿易、農產品供應鏈等項目先後落戶新區。同時,加強與中國誠通國際的戰略合作,昇級駐莫斯科投資服務促進中心,打造『龍粵(深哈)俄羅斯展銷中心』。成功引入阿斯圖國際交流中心、俄羅斯聯邦工商會全蘇鑒定中心,快件跨境電商物流監管中心通過海關驗收並正式運營,『龍貿通』中俄國際物貿綜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對俄合作平臺優勢不斷放大。
種種務實舉措,推動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邁上新高度:今年1~10月,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新設立企業數同比增長19.2%,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7.4%,分別高於全國、全省57.4、42.9個百分點,對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9.3%,分別高於全國、全省89.3、74.9個百分點。
『力爭到2026年,建成中俄合作產業園區,在對俄科技、能源、農業、文旅等產業上有明顯突破,在對外開放要素資源上形成初步聚集,對俄進出口總值突破100億元,深哈產業園再開發20萬平方米,實現對外開放和對口合作效益「雙倍增」。』陳亮說,在新征程中,哈爾濱新區將創新落實自貿試驗區提昇戰略,圍繞規劃引領、產業合作、物流便捷、園區承載、金融服務、人纔支橕、政策供給、服務保障做到『八個再提昇』,打造戰略賦能、市場開放、聯運直達、拎包入住、對俄結算、產教融合、成本窪地、營商環境『八個新優勢』,全力構建龍江自貿區2.0版的核心承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