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哈工大:成果轉化『多點開花』
2023-12-29 07:3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29日訊『傳統窗簾用於遮光,而我們這款窗簾是為了更好地采光。非常希望通過科技成果創新,把我們的智力資源、科技資源釋放出來,服務到龍江和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去。』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學院劉儉教授科研團隊研制的自然采光窗簾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龍江展區)上受到極大關注。

  在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下,在學校科研成果轉化機制激勵下,團隊將自然采光窗簾的創新想法轉化為產品、產線,僅用了不到3年時間,而這只是哈工大推動高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工大培育上市公司4家均在我省,省內孵化和建立高科技公司115家,培育了一批以博實股份、工大衛星等為代表的明星企業。大學生雙創園累計孵化以哈爾濱玄智科技有限公司、思靈機器人科技(哈爾濱)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創業企業312家、融資累計4.9億元。一批高科技成果在龍江大地『紮根、開花、結果』,一個個高新技術企業彰顯著龍江科技『硬』實力。

  推進航天高技術成果可落地能民用

  12月2日,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工大衛星)成立3周年。作為哈工大培育孵化的商業航天公司,該公司已具備通、導、遙衛星整星設計、批量化制造及在軌交付能力,成功將『微厘空間』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S4試驗衛星和『龍江三號』通信試驗衛星送上太空。

  眼下,工大衛星百人研發團隊正為百餘顆商業衛星研制任務忙碌著。董事長陳健介紹:『未來公司將加快實現巨型星座衛星制造產能,牽引帶動衛星制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哈工大充分發揮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以高技術成果高質量轉化為龍江振興發展注入持久創新動能。學校牽頭的東北唯一一家航天高端裝備未來產業科技園獲批全國首批十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之一,東北地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各系統已全部投入試運行和開放共享,服務了200多個用戶單位,科學和社會效益顯著。

  兩年校企共建2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

  『膜技術在方方面面都有應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耗低。希望通過和企業合作成立膜產業技術研究院,來推動龍江經濟發展。』哈工大化工與化學學院教授、膜產業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邵路說。11月16日,哈工大與龍江環保集團共建的膜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將聚焦節能環保、生物制藥等行業領域,有組織推進學校人纔、科研優勢與龍江『五大優勢』深度融合。

  自2022年以來,學校聚焦龍江主導產業技術需求,主動對接省內行業龍頭企業,共建了2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進一步提昇科技服務龍江實效。

  全面深化與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7個地市戰略合作,與哈電集團、國家電網公司、中國一重、龍煤礦業、建龍集團、北大荒集團等省內重點企業共建研發平臺、聯合申請重大項目和國家級平臺。今年8月,與哈電集團共同發起成立黑龍江碳中和技術創新聯盟,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構建碳中和能源技術發展產學研用全鏈條創新體系,帶動上下游產業整體發展。

  通過在各地市布局建設18個『頭雁』團隊工作站,學校組織科研力量『沈浸式』進入企業挖掘『真問題』,優先支持企業與學校共同承擔科技項目。2020年至今,學校與省內386家民口企業開展橫向科研項目755項,省市縱向科研計劃立項539項,近兩年先後有17個團隊中榜龍江『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助力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

  鼓勵成果優先在龍江轉化

  為了全面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統籌和布局,哈工大成立了以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專班,制定實施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等系列支持配套文件,形成了『學科團隊+技術轉移中心+產業化區域平臺』的成果轉化創新模式,挖掘梳理形成哈工大特色重點項目庫、重點專利庫、企業需求庫、金融對接庫。

  哈工大鼓勵賦權科技成果優先在黑龍江省實施轉化,科技成果完成人(團隊)轉化收益可提高一定比例予以獎勵。積極落實《新時代龍江人纔振興60條》,在教師評聘、考核、獎勵等方面全維度完善激勵制度體系,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教師乾事創業尤其是推動成果轉化的熱情。哈工大化工學院教授徐海平表示:『龍江人纔振興60條,讓我真切感受到了龍江對人纔的渴求,對人纔發展成長的持續助力,也更加堅定了我紮根龍江、振興龍江的信心。』

  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皜表示,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省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引領,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高質量建設先進技術研究院為契機,推動更多高科技成果在龍江就地轉化,打造更多行業產業領軍企業,為助力龍江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