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企業調研行⑩ 鑫北農業,讓龍江農產品端上全球餐桌
2023-12-31 12:26:3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唐海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31日訊 自12月中旬起,在中俄綏芬河口岸,每天都會有一輛載著整整10噸新鮮雙孢菇的大型冷鏈運輸車出境,駛向俄羅斯烏蘇裡斯克市。

  跨越185公裡,歷經12小時後,這些來自黑龍江的優質農產品便會以各種美味的姿態,端上異國餐桌。

  『平時我們是每隔3天發一次車,但由於1月1日是俄羅斯的新年,為應對俄羅斯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們搶先抓早運了30噸雙孢菇過去。』穆棱市鑫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北農業)董事長王楠告訴記者,這些雙孢菇過境之後,將在鑫北農業烏蘇裡斯克的銷售中心進行分流,隨後銷往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等地。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黑龍江發揮地緣優勢,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作為農業大省,品類繁多、綠色優質的農產品也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逐漸走向國際餐桌。

  這是王楠創業的第10年,自2013年離開故土遠赴俄羅斯發展、發現雙孢菇產業商機,到2017年帶著技術回到牡丹江穆棱投資建廠,再到2020年正式投產開展跨國貿易,王楠前進的每一步都紮紮實實。

  『在俄羅斯,雙孢菇就如同中國的蔥姜蒜,餐餐必備,需求量巨大。經過一系列調研和學習,我最初在俄羅斯建了一個雙孢菇工廠。』王楠告訴記者,工廠建成後,全部聘用當地人工作,既得到了當地的政策支持,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好景不長,隨著冬季來臨,大量雙孢菇凍死,企業面臨嚴重危機。

  『機緣巧合下,我通過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聯系到了中國科學院農業所赴莫斯科的專家團隊,在專家團隊的幫助下,我去了雙孢菇工廠化種植發源地荷蘭鑽研學習。』王楠回憶說,在那裡,他見識到了世界領先的生產設備,全套的生產技術,最重要的是找到了冬季生產的理論模型與技術要點。學成歸來後,王楠結合工廠實際情況,一點點改良設備,提高生產效能,逐漸克服了雙孢菇冬季種植的難題。

  解決了雙孢菇越冬問題,加上政策的加持,2017年,王楠帶著成熟的團隊與技術回國建廠,一踏上故土便感受到了家鄉的熱情。

  『從項目洽談到正式簽訂合同,僅僅用了18個小時,都沒隔夜!』王楠表示,穆棱市各級政府部門對於建設雙孢菇工廠的支持,可謂是『保姆式』服務。從建廠前期的手續審批,到中期的資金支持,以及投產前的原材料提供,各有關部門都提供了諸多助力。

  就這樣,中國北方地區第一座標准化工廠化雙孢菇生產基地落戶穆棱,它擁有世界一流的雙孢菇工廠化生產設備和國內領先的種植技術,采用智能機械化種植模式,日產雙孢菇3噸~5噸,年可出口俄羅斯鮮食雙孢菇2000餘噸,創匯4000餘萬元。

  『現在我們穆棱的雙孢菇工廠有60多名員工,主要從事雙孢菇種植、采摘、打包、運輸的工作。在烏蘇裡斯克的銷售中心,有8名中國同事帶領著20多名俄羅斯本地人進行銷售工作。雙方團隊雖然相隔近200公裡,但我們是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種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尤其是共建「一帶一路」,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後,我也見證了許多中企、俄企之間的互通有無、合作共贏。』王楠說。

  廣袤龍江地大物博,僅僅帶著小蘑菇走出國門,這絕不是王楠和穆棱市政府的終極目標。

  2023年,穆棱市鑫北農業食用菌速凍冷鏈生產線項目正式立項,2024年將正式施工。有了速凍包裝生產線及低溫冷藏倉庫,速凍雙孢菇、速凍玉米、速凍西藍花、速凍豆角……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將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端上全球人民餐桌。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