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爾濱,有人愛你的光環,有人懂你的深沈
2024-01-05 08:04:00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爾濱火了,終於火了!

  可是,如果咱只是湊熱鬧把哈爾濱當『網紅』,那真可惜了。哈爾濱是什麼?是萬人捧起的2024年第一個『頂流』,是為了『小土豆』背刺了整個東北的『討好型城市』,還是車票機票上的下一站?這些,遠不足以詮釋哈爾濱。

  相信我,看完哈爾濱的種種,你會比此刻更懂他的盛情,也會比此刻更懂他的深沈。

  哈爾濱到底是什麼?

  願你終有一天讀懂他

  01

  哈爾濱,是一種『終於被看見』的快慰。

  當許多城市借助時代機遇,站在了舞臺『C位』,曾經的『共和國長子』,卻落了下風,有人說,『表現欠佳的經濟指標讓他淹沒在東北整體的敘事框架中』,有人說,『流失的人口讓他失了朝氣成了一個想逃離的地方』,而他,依舊掙紮著耕耘著守候著在你的身後。

  當哈爾濱的好終於被看到,當看到他恨不得掏出全部家底招待你的盛情,這幾天最破防的就是這樣的評論留言:

  哈爾濱的艱辛有人心疼著,哈爾濱的火有人欣慰著,哈爾濱的未來有人祝福著,一瞬間就明白了,之所以說『我們這個民族有希望、這個國家有力量』,還在於人與人之間、城與城之間那份從未失卻的扶助與溫良。

  02

  哈爾濱,是一種把人『整不會了』的實誠。

  他實誠到,當遭遇『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時,他『全額退票』『真誠致歉』『連夜整改』的處理方式,令不少網友直呼『頭一次見景區被游客宰了』,為景區抱不平。

  他實誠到,掏心掏肺,可以為了『南方小土豆』給豆腐腦加糖那種,可以把鄂倫春族請出山來待客那種,可以讓東北大哥細聲細氣用『夾子音』說『公主請下車』那種。這也是本地人看到爾濱『哈不出來』,管他叫『爾濱』的原因,實在是太寵了!

  還有那份新年感謝信,他說,『這個冬天,您的傳揚,把很多龍江人都整不會了,讓我們感動淚目……』這還沒完,他又實誠地推薦起龍江其他好地方。

  我們見過太多套路,當實誠的哈爾濱帶著真誠向我們敞開懷抱,怎麼會不被打動呢?

  03

  哈爾濱,是一種有味道的冷。

  許多人,對哈爾濱的初印象就是冷。夏季平均氣溫不過22℃,冬季長達5個月,一年中平均氣溫低於0℃的天數長達130多天,冷就是哈爾濱的常態。

  所有離家的孩子,在重新踏上哈爾濱時,都會深吸一口氣,因為在東北,冷是有味道的,是甜絲絲的,冷冽的,一秒就能喚回兒時記憶的。

  △圖?哈爾濱文旅

  04

  哈爾濱,是一種永遠不會缺席的雪。

  理解哈爾濱,雪是開門的鑰匙。那麼雪,對於哈爾濱意味著什麼呢?

  曾看到過一種很浪漫的說法,『東北人的血裡該有一半是這紛紛揚揚的雪』。小時在雪裡打滾的人,後來在雪裡白了頭。雪把人下老了,人卻眼見著雪越下越新,雪,已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於雪,長於雪,最後在時間長河裡輸給雪,那也是一種幸福。

  因為一個人的記憶,永遠有一方雪白守護著,而年復一年,都有一場覆蓋一切煩惱的新雪,可以翹首企盼著。

  05

  哈爾濱,是一種極寒不改的樂天。

  你說冷吧,他們有著與生活打成一片的熱絡,有著一靠近就很溫暖的熱忱,他們不會讓你的話掉在地上,『不懂的事就開口問,不好意思找陌生人問,就自言自語地問,90%會有路人幫你。』

  你說雪吧,他們堆起雪人,就堆一個最大的,讓哈爾濱的冬日更容易一見傾心。

  你說冰吧,他們從松花江上采下冰,用五光十色巧奪天工的冰雕,為你砌了一個城堡,造了一個不會融化的夢。

  在這嚴寒中,我們反而更清晰地看到:哈爾濱那未被凜冽挫去半分的靈氣與神氣。

  哈爾濱人的性格,也如這冰雪一般,有著令人稀罕的敞亮,是怎樣便怎樣,直來直去不擰巴。

  06

  哈爾濱,是一種字正腔圓的口音。

  哈爾濱,普通話最標准的城市之一。與當地人接觸,你可能會吃驚地發現:他們講話清晰、明亮,不僅語音好聽,而且表達標准。連一些外國人都肯定,哈爾濱話好聽,地道,沒有聲音奇怪的語調。

  大約也正是這個原因,哈爾濱為全國各地的電臺電視、文學藝術組織培育和輸送了大量的播音員和主持人。

  學者認為,清代末期,隨著東北北部的開禁放墾,操著遼東方言的山東人和操著遼西方言的河北人開始向哈爾濱地區遷徙。由此,遼東方言、遼西方言、土著方言一起在哈爾濱地區互動,經過幾代人的融合,最終形成了十分近似於普通話的『哈爾濱話』。

  來哈爾濱,根本不用懼怕方言,只需操著普通話接受東北話的魔性洗禮即可。

  07

  哈爾濱,是一種不會落幕的圓舞曲。

  到底什麼樣的BGM,纔配得上這座城?

  是時興的多情的《下雪哈爾濱》,是悠揚的民族的《烏蘇裡船歌》,還是異域的經典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卻不足以唱盡他的多姿多趣。

  他叫『冰城夏都』,你可知道他還叫『音樂之城』?作為中國最早接觸歐洲古典音樂的城市,音樂流淌在這座城的大街小巷,2010年,聯合國授予哈爾濱『音樂之城』的稱號(與維也納齊名的那種),哈爾濱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在『音樂之城』,或聽一場新春交響音樂會,或觀一場純正的芭蕾舞晚會,或賞一場俄語原版音樂劇,當夜色四起,你走出古老的劇院時,餘音依舊裊裊,路燈恰恰映雪,而你拍拍身上從天而降的雪,這畫面太美,我不敢想。

  08

  哈爾濱,是一種一眼百年千態的建築。

  哈爾濱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20世紀20年代,得益於中東鐵路,迅速成為東北重要的交通、流通中心,先後有20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與4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商貿聯系,一度是聞名中外的國際貿易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

  這座有容乃大的城市,面積大,心胸大,他是多元文化薈萃、中西文化交融、歐陸風情濃郁的城市,保留了巴洛克式、拜佔庭式、哥特式等一大批歷史建築,一直烙著浪漫印記,『爾濱』,可能只是他最普通的一個別稱,它還有『天鵝項下的明珠』『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萬國建築博物城』這樣的美稱。

  來到哈爾濱,也就來到了『霍格沃茨』哈爾濱分茨,在哈爾濱火車站,一秒穿越到《哈利·波特》裡的9?站臺。

  △圖?哈爾濱文旅

  來到哈爾濱,也就來到了《權力的游戲》中的臨冬城,你會看到一個氣場強大的『北境』。

  △圖?哈爾濱文旅

  來到哈爾濱,在索菲亞教堂前,做一天『俄羅斯在逃公主』,如你所見,這座城市已經為你而『人均夾子音』。

  09

  哈爾濱,是一種哺育了數代人的『天鵝』。

  據史料,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建都。

  關於『哈爾濱』一名的來歷就復雜了。

  有說,哈爾濱原是一個小漁村,其名字源於滿語『哈爾錦』,是曬網場的意思。《辭海》將哈爾濱解釋為『曬漁網的場子』;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又將哈爾濱解釋為『光榮或榮譽』之義;

  還有一些學者主張『哈爾濱』為女真語『天鵝』,因為哈爾濱的原始語音是『galouwen』,即『哈爾溫』,本義是『天鵝』。這一說法得到了廣泛認同,成為哈爾濱地名由來的『通說』。

  無論這來歷如何撲朔迷離,它薈萃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融合了中外文化,使哈爾濱之名越發迷人。

  10

  哈爾濱,是一種國人矢志不忘的殤。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次年2月5日哈爾濱淪陷。適逢亂世,哈爾濱命途多舛,令人發指的日軍在市郊開展『細菌戰』和人體實驗。

  國難當頭,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創建和領導了東北抗日聯軍,無數將士血染黑土,先後湧現出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許多游客來到哈爾濱,還會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悼念遇難同胞。

  而英雄不會被忘記,靖宇街、兆麟街記得他們,尚志市尚在,一曼中學書聲琅琅……

  11

  哈爾濱,是一種壓不垮的精神內核。

  在這片熱土上,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挑戰。

  100多年前,『闖關東』的祖輩,留下我們用不完的闖勁。

  80多年前,流亡的東北作家寫盡對故土的眷戀:『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

  70多年前,面對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我們的老一輩照樣翻天覆地,沒在怕的。

  是創造了『北大荒』變『北大倉』奇跡的城市,是曾經的『軍工廠』,是國家重要工業基地城市,肩負『共和國長子』重擔的哈爾濱,是一種值得感念的建設風潮,更是一種安心臂膀,當我們回頭望,纔發覺他鋪的路就在腳下,他還說:關關難過,關關過。

  12

  哈爾濱,是一種回得去的故土。

  『文學洛神』蕭紅在抗日期間流亡時,曾寫下:

  『家鄉多麼好呀,土地是寬闊的,糧食是充足的,有頂黃的金子,有頂亮的煤,鴿子在門樓上飛,雞在柳樹下啼著,馬群越著原野而來,黃豆像潮水似的在鐵道上翻湧。』

  哈爾濱是一呼一吸間的妥帖、心安,還可以是一種故土回潮,謝謝這些天『安利』哈爾濱的熱氣騰騰的記錄,謝謝每一個幫哈爾濱上熱搜的轉發和討論,哈爾濱和哈爾濱代表的東北需要熱度,這片熱土上的每一寸寶藏之地都需要被看到被珍視。

  離家太久的孩子,也該回去看看啦!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