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牡丹江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破解發展難題
經濟持續向好彰顯主題教育實效
黑龍江日報1月14日訊 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牡丹江市委堅持把主題教育的著力點放在推動發展上,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查找分析影響和制約高質量振興發展的問題短板及根源,不斷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各級班子及領導乾部乾事創業熱情,推動全市經濟發展整體呈現快速恢復、持續向好態勢。2023年1~11月份,省定8項考核指標增速有7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標增長連續多月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學用結合 打下堅實基礎
牡丹江市委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納入第一議題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深刻領會正確政績觀的豐富內涵,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全市建立經濟發展問題『發現即調度』和『1+5』重點工作晾曬機制,大力推行領導乾部『全員述職』、市直部門『全線創新』、工作質效『全域爭先』工作機制,攻堅破解了不動產權證『辦證難』、項目審批流程不暢等一批難點問題,探索了以項目建設打造中俄貿易樞紐模式、『充分就業社區』模式、三甲醫院與社區共建等一批助推高質量振興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路徑,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牡丹江市農業農村局充分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探索開展『十大賦能行動』,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十村精品『千百十示范工程』。全市綠色有機認證面積接近實際種植面積50%,實現『菌菜牧林藥』特色農業在全省全國叫得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二十年領跑全省。
突出問題導向 把好選題方向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牡丹江市委著眼大局大勢,堅持系統的觀念、統籌的方法紮實開展調研。市委常委班子帶頭堅持『沈下去』摸清實情、『俯下身』精准指導、『紮下根』掌握民意,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堅持輕車簡從、不搞層層陪同,在調研過程中綜合運用座談會商、隨機走訪、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方式,全面厘清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等方面問題28項,研究提出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的措施57項。帶動全市黨員乾部撲下身子、沈到一線,在調研中發現問題1529個、解決問題1529個。
牡丹江市委注重抓好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圍繞256個正反典型案例,全市135個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全部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通過座談交流、領題調研等方式,深挖思想根源、查找差距不足、提出思路舉措,引導從『解剖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
牡丹江市委書記代守侖確定《關於牡丹江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調查與思考》調研課題,市委常委圍繞『三大產業工程』『十大賦能行動』,確定了《關於加快推動通道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的調研思考》《關於穆棱市加快向北開放步伐發展邊境特色產業集群的調研》等調研課題,帶動縣處級以上領導乾部緊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我省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確定調研課題937個,進一步明晰了牡丹江『打造高質量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生態林業經濟示范區、綠色清潔能源示范區,爭當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排頭兵』的思路定位和路徑措施。
強化目標導向 做實成果轉化
牡丹江市委堅持把調研中形成的思路舉措與工作部署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昇調研成果轉化運用精准性、針對性和靶向性。市委常委班子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開展深入交流研討,深化了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把握,強化了心系『國之大者』、服務國家大局的責任擔當,明晰了結合實際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路徑措施,堅定了奮力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信心決心。縣處級領導班子全部召開調研成果專題研討會,全部建立《問題、責任、任務及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推動措施『臺賬式』管理、『跟蹤式』落實,各項措施落實均達到預期效果。
綏芬河市圍繞『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等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查實找准影響對外開放的難點堵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綏芬河鐵路口岸落實班列優先、先接後發、先寬後准、先換後放等舉措(先接進口、後發出口,先放寬軌、後放標准軌,先換裝、後驗放),有效服務『中歐班列』穩健運行。
注重實際實效 推進問題整改
牡丹江市委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在動真碰硬中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效。
堅持以上率下,深入推進問題整改。牡丹江市委書記代守侖帶頭作為『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結構不優,一產特而不精,二產全而不大,三產大而不優』等兩個問題的牽頭整改負責人,高度重視問題整改工作。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議12次,召開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議8次,聚焦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總量增長,在主題教育期間取得階段性成果。
牡丹江市委針對以項目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還存在的薄弱環節問題,紮實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健全服務推進機制,大力倡導『項目為王、實乾為要』理念,『政產企學研』一體推進,推進省級重點項目70個,完成投資92.7億元,市級重點項目289個左右,完成投資117.6億元。集中發力專項整治,針對對俄合作戰略樞紐作用發揮不到位問題,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指示,不斷擴大互市貿易進口交易額,進出口貿易額已破6億元,落地農產品加工5.38萬噸,參貿邊民23.7萬人次,佔全省交易額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