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把牢定位 不負使命|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4-03-06 07:50:5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6日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各地區都要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必須踐行好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種好『中國糧食』,端牢『中國飯碗』,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寄予厚望,『黑龍江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

  全國兩會期間,我省代表團的各位代表積極建言獻策,紛紛表示要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篤行不怠,堅決當好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率先建設農業強省,努力在農業強國建設中彰顯龍江作為,貢獻龍江力量。

  錢前代表:打造種業企業『現代航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種業振興、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倍感振奮,他認為,應更好推動重點種業企業發展,打造優勢科研機構支橕下的中國種業『航母』。

  錢前代表建議,首先要加大種業科研創新力量整合力度,進一步統籌農業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種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集中優勢種業科技創新人纔和資源,整合科研資金投入渠道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其次是支持龍頭企業開展產業整合。借鑒國際領先種業企業發展路徑,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源向種業傾斜,推動資源要素向優勢種業企業聚集,盡快搶佔新賽道,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硬核科技,持續增強企業產業影響力和主體發展能力,進一步擴大規模、延長產業鏈,打造業務涵蓋研、育、繁、推全產業鏈的種業企業『現代航母』。

  錢前代表還建議,引導種業龍頭企業與優勢科研機構構建長效、深入的產學研合作體系。讓科研院所的資源『活』起來,以『企業出題、科研機構答卷』、揭榜掛帥等方式服務種業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此外,還要優化種業政策、服務和發展環境,鼓勵種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國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育種創新營造良好生態。

  於家傲代表:集成新技術新模式發展全產業鏈

  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分公司黨委書記於家傲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黑龍江視察,兩次對墾區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強調『黑龍江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龍江人民、對墾區人民的深情厚愛和親切關懷,體現了對龍江發展、對北大荒事業的殷切期望。

  於家傲代表說,作為大型國有農業企業,北大荒集團胸懷『國之大者』,牢牢把握東北全面振興的重大發展機遇,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服務『三農』工作大局,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全力建設『三大一航母』。寶泉嶺分公司作為北大荒鄉村振興建設的先行軍,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高效構建『一二三產融合、農商文旅協同』發展新格局,不斷拓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空間,堅定不移地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切入點示范引領周邊鄉村農業現代化發展,夯實糧食生產根基,助力鄉村振興,打造景田相望、農旅相生、產城相融,輻射帶動周邊的北大荒鄉村振興示范模式,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為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孫斌代表:釋放政策紅利激發種糧熱情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施三大主糧生產成本和收入保險政策,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加大產糧大縣支持力度,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全國人大代表孫斌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深刻洞察國內外大勢,高度關注糧食生產,關心種糧農民的收入等情況,確立了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不僅是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穩定持續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牢記初心使命、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行動。

  孫斌代表認為,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的關鍵,在於確保這些機制落實到生產實踐中的每個種植主體與各個環節上,比如各種農業保險要避免選擇性受理,要讓種糧農民能夠切實享受到保險政策紅利,規避生產風險,提高他們的種糧積極性。

  『糧食主產區充足的糧食保障將有助於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孫斌代表建議,可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積極協調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的供銷關系,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例如按糧食輸出的比例對主產區進行利益補償,這樣可以調動主產區加大對糧食生產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投入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運輸半徑越長,運輸成本越高。』對此,孫斌代表建議,優先在糧食主產區建設糧食倉儲、加工轉化和深加工企業,以政策鼓勵支持糧食加工、收儲企業向糧食主產區轉移。『這不僅可以緩解糧食主銷區用地、用工壓力,避免過多資源浪費,而且對糧食主產區安置就業,帶動農民種糧,節省糧食生產成本,增加種糧收入,促進地方稅收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陳雨佳代表:整合資源融合發展拓寬鄉村振興路

  以科技興農,叫響本土農業的『金字招牌』,這讓來自寧安市的全國人大代表陳雨佳深有感觸,『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總書記的囑托成為我投身農業的動力,種好糧是我的擔當和使命。』

  陳雨佳代表介紹,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堅持科技興農,實施土地流轉集約經營,綠色生態有機種植和質量安全生產可追溯。為了確保石板米的高品質,合作社堅持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等傳統種植管理方式,並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等現代管理方式。通過安裝氣象監測儀和稻田監控器,讓石板田區域水稻種植有了數據智慧支橕,實現了質量安全可追溯。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為了擴大石板米的知名度,合作社推出『我的田您做主』插秧節暨莊主認種網絡直播活動,組織了『以米來結緣,相約御膳田』活動,讓青年男女通過體驗插秧、播種等環節增進了解,進一步提昇旅游知名度。

  陳雨佳代表認為,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整合資源,以一個核心村為中心,帶動周圍村屯一起發展。寧安市正在建設的響水·國際稻米公園,依托獨有的火山熔岩臺地資源,打造長在石板田上優質稻米產業鏈和生態鄉村旅游打卡地,把『小農戶』綁定到三產融合的大鏈條上,共同分享鄉村特色產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紅利』。通過打生態有機牌、走特色精品高效路,實現帶動本村及周邊村屯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