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 許諾)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住黑龍江省政協委員肖新光將目光聚焦到網絡安全領域。他建議,推進網絡安全產業的結構轉型,建立共性能力鏈規劃,對供給高水平共性能力的創新主體進行激勵和保障,以加強網絡安全的共性能力建設,推動產業轉型昇級。

『網絡安全是國家重要戰略新興產業,具有鮮明的新質生產力潛質,從共性能力和現代產業視角觀察,也能發現產業存在的問題。』肖新光表示,當前,網絡安全橫向生長、低質競爭,背離現代產業運行模式,導致整體供給能力一定程度上處於『樣樣通,樣樣松』的狀態,不僅檢測防護能力參差不齊,有些產品自身的代碼安全工程能力低,造成了安全隱患。『我們還面臨的綜合風險與挑戰,也決定了我們需要建設自己完整的公共能力體系。』肖新光說。
他建議,推進網絡安全產業的結構轉型。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要成為真正的新質生產力,應積極強化共性能力建設,依托共性能力引擎,塑造分工協同、良性競爭的網安產業生態,按照現代產業體系的大分工和大協同發展范式完成現代產業范式破局。建議對網絡安全產業進行合理的布局規劃引導,鼓勵專精、扶持優勢能力發展,抑制低效投入,促進合理分工,引導網絡安全行業有序協同發展。
『我們要深入研究網絡空間的國家安全共性能力需求,對標分析發達國家共性知識與能力建設現狀,與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建設要求對齊,構建包括共性方法、共性技術、共性知識、共性平臺在內的功能能力價值鏈,重點圍繞安全規劃方法框架、威脅和安全能力知識圖譜、公共安全算力平臺等進行建設,確立公共資源的運營主體。通過專項投入支持等方式,彌補我國網絡安全能力體系中的共性能力差距。』肖新光說。
同時,對供給高水平共性能力的創新主體進行激勵和保障。他表示,建議積極展開領域共性能力應用現狀和共性能力創新主體調研,了解創新主體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圍繞下一代安全引擎、安全加固內核、安全芯片等共性能力進行重點支持,鼓勵對AI安全等新場景研發共性安全能力,降低AI領域創業安全成本。對運營共性安全能力的平臺建設在建設資金、用電、帶寬等方面,給予算力中心建設一致的補貼。推進軟硬件產品供應鏈透明化,實現上游能力供應方在最終客戶場景的『露出』,反向推動產品廠商選擇能力型供應方,既有利於供應鏈安全治理,也強化了共性能力創新主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