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 楊帆)『作為黑龍江海倫市一名農民代表,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重要論述。特別是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要提出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諸多含金量極高的政策給糧食主產區帶來了重大機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向秋就如何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提出建議。

建議大力推廣單產提昇技術
狠抓良種、良田、良技、良制、良機『五良』配套,加強專業化農技推廣人纔隊伍建設,以農業園區、示范基地、種植合作社為載體,推廣高產技術模式,實現提單產、擴總產。
建議不斷擴大土地托管規模
通過托管服務降低生資、機械、人工成本,提昇集約效益,降低經營風險。同時,組織農民開展副業增收。
建議增加國家政策性收儲比例
針對大豆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加大大豆收儲政策支持,加密收儲網點,增加收儲總量,提高收儲價格,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收益。
建議給予糧食加工企業政策支持
對符合生產規模和加工總量的精深及初加工企業,給予差異化政策支持,提高企業收儲加工積極性,間接促進農民增收。
建議提高生產者補貼標准
生產者補貼標准是農戶重點關注政策,直接關系農戶種植積極性。建議大豆生產者補貼至少要提高到400-500元/畝,縮小與玉米比較效益,同時政策信息要盡早發布,為穩定大豆面積,鞏固擴種成果奠定基礎。同時建議米豆輪作政策試點改為普惠制。
建議抓緊出臺橫向利益補償政策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深化多渠道產銷協作。建議出臺相關具體政策措施,由經濟發達地區、糧食主銷區利用稅收和經濟紅利,補償糧食產出大省大縣在農業基礎設施改善、政策性補貼、加工獎勵政策等各方面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