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3月12日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基於工作中發現的民生痛點,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護士長於洋一直關注和努力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連續兩年的建議也是聚焦於此。『看到自己關注的問題、所提的建議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我很開心。』於洋代表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她認為,為處於失能、半失能狀態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護,是應對社會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於洋代表表示,目前,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已覆蓋49個城市,19個城市將保障范圍拓展至中度失能人群,9個城市覆蓋失智人群。作為一項新的社會保障制度,目前各地試點地區做法不一,在參保范圍、籌資機制、待遇保障等方面有較大差別。尤其存在護理服務供給嚴重不足、農村地區制度可及性差等問題,不利於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於洋代表建議,制定一部專門性的長期護理保險法,盡早明確全國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參保范圍、籌資機制、待遇保障、失能失智評估標准、護理規范、服務標准等,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范圍,逐步將全體城鄉居民納入參保范圍,同時維護好新業態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參保權益。
長期護理保險的未來需求量可能比較大,難點在於服務端專業能力的提昇。『建議采取有力措施,鼓勵中專、職業院校、高等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以及相關護理學課程,加強學校與醫養機構、養老機構之間的合作,根據用人需求,精准對接,進行「訂單式」人纔培養,擴大養老服務人纔培養規模。』於洋代表說。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