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日訊 3月24日,北安市農業農村局組織了一場特別的培訓會。講師是一名種地『老把式』——北安市宇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福貴,他分享的不是自己多年來的生產經驗,而是去年墾地合作的新體會,如何平移農墾種植模式提昇糧食產量和品質。
北安市70餘名種植戶、合作社代表聽得津津有味:同樣是備、耕、種、管、收,但植入了農墾農機標准化作業及農墾秋整地『基因』,產量就上了新高。2023年王福貴墾地合作20000畝,大豆單產最高達到473斤/畝,每畝增產了60斤;玉米單產最高達到1800斤/畝,每畝增產了將近100斤。
從成立合作社流轉或者托管周圍農戶的分散土地,到與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合作進行規模化經營,從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到組成『地方隊』,再到獲得『國家隊』支持,北安市宇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之路就是我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之路的一個縮影。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兆成表示,我省要把提高糧食單產作為補齊糧食產能短板、提昇穩產保供能力的頭號工程,要抓好『五良』集成配套。在『良制』上,要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入開展『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農墾先進生產模式向地方復制推廣。
『地方隊』不斷發展壯大
記者打通蘭西縣遠大鎮奮斗村黨支部書記李傳民的電話時,他正在點滴,『前段時間和農戶代表們進行土地托管簽約,這段日子又張羅備春耕,一下子就病倒了。』
李傳民身兼兩職,既是奮斗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奮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對170多戶村民的11000多畝土地進行全程托管,采取『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植保、統一收獲』的『六統一』模式,不僅減少了種地成本,也提高了標准化程度,為實現豐產豐收奠定基礎。目前合作社已訂好種子、化肥等農資,農機具也檢修完畢,備春耕全部就緒。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改革與合作經濟處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全省登記注冊農民合作社8.7萬個、聯合社505個、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50個、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964個。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家庭農場6.2萬個,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434個。
『國家隊』不吝傳經送寶
走進北安市宇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福貴正領人檢修農機具。院子裡有個起壟施肥機非常獨特——後面掛著一個『圓筒』。『這是農墾幫我們改裝的,這個「圓筒」叫整形輥,1.1米的寬度正好是大壟雙行密植1.1米的壟溝寬度,用它既能保證起壟高度和形狀,又能讓施肥播種作業更加標准,給後續播種創造良好條件。』
王福貴今年一共種3.9萬畝糧食作物,其中大豆2.7萬畝,玉米1.2萬畝,還是跟去年一樣,都采用農墾的標准化作業模式。
『比如為挖掘大豆增產潛能,我們用的是農墾的「根瘤菌接種+大壟栽培」技術模式,田間管理采取「一松二蹚三防四促」等措施。』王福貴進一步解釋說,大豆播種前用鉬酸銨拌種,可以促進大豆的生長和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一松』是出苗之後第一遍深松到30厘米左右;『二蹚』是深松後淺蹚,要少於30厘米;『三防』是防病防蟲防草;『四促』是通過噴施葉面肥促進作物早熟,既能促進大豆蛋白積累還能增加百粒重。
『農墾給我們提供一部分農資和技術支持,我們按照他們提供的技術方案操作,每個環節他們都跟蹤,從種到收定時來給我們進行現場指導。』王福貴的感激裡還有著掩飾不住的喜悅,『他們種地是真行,我們用他們傳授的高產農藝措施,玉米和大豆就都增產了。』
『我們將農墾高效栽培模式,還有測土配方、分層定位定量施肥、播後盲松等應用技術,完整應用到托管地號,幫助地方村屯提昇產量。』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農業發展部總經理遲宏偉說。
北大荒集團農業社會化服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省內完成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3120.7萬畝次,含全程托管469萬畝。以區域農服中心為主體實施農業生產托管已取得顯著成效,從省內秋糧收獲情況看,全程托管地塊與周邊農民自耕地相比,大豆畝增產50斤以上、玉米畝增產200斤以上。
增產新模式將復制推廣
前幾天,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與北安市進行了一次墾地合作會談。2023年雙方墾地共建的成功經驗被農業農村部收錄並在全國推廣。
北安市政府近年來以趙光鎮趙光村為試點,組織村屯組建了8個『集體農場』,集體農場由村集體領辦,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的場長、監管員履行溝通協調、監督生產等職能,既將土地經營權、監督權、收益權保留在農戶手中,又有效整合了2.43萬畝連片耕地,小壟變大壟、分散的土地變集中。2023年,趙光鎮26萬畝耕地全面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墾地整鎮整村土地托管服務打造了樣板。
北安分公司與集體農場聯手,帶動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持續提高規模經營質效,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他們除了提供技術模式等『軟件』支持,還在數字項目建設等『硬件』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橕。2023年,北安分公司投資390萬元建設了墾地合作信息指揮中心和數字示范園項目,在趙光鎮趙光村、二井鎮自和村墾地合作共建示范田,配備了自動巡田遙感無人機庫、生長環境監測設備、氣象檢測站、太陽能供電系統等設備。目前,已完成2.7萬條數據、圖像的采集、分析和存檔,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精准技術支橕。
今後,北安分公司將通過數字農業推動合作昇級,在科技園區和基地建設上,打造兩條『百裡』墾地合作現代農業示范帶、6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8個鄉鎮的墾地現代農業標准化種植基地,形成集合良種、良田、良法、良機和數字信息的現代農業高標准示范區,助力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昇級。
據了解,2023年我省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整省推進,今年托管服務面積達到5223萬畝。《2024年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昇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圍繞『良制』,要積極發展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整省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總結推廣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典型案例和成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