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人大代表『加持』,雞西訴源治理擴大『朋友圈』
2024-04-02 16:50:18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省雞西市兩級法院積極落實省法院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部署,深化訴源治理,特邀轄區內五級人大代表,合力做好矛盾糾紛化解、排查和預防工作,『人大代表+訴源治理』成為雞西兩級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人大代表+特邀調解』

  讓案件止於『訴前』

  『你們雙方握個手,以後別再因為誤會到法院打官司了!』張某與李某因17萬元借款產生糾紛,經人民調解多次未能調成。糾紛轉至『雞西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後,中心調解員、全國人大代表李廣麗了解到,爭議焦點是雙方有多筆經濟往來,便以張某所持欠條為切入點,協助算清經濟賬、感情賬,促成二人達成調解協議,雙方握手言和,這纔發生了剛纔一幕。

  

  全國人大代表李廣麗(右二)積極參與訴源治理工作,協助雞西市麻山區人民法院調解一起相鄰權糾紛案件。

  今年2月初,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掛牌設立『全市法院訴源治理指揮中心』並入駐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即『矛調中心』),搭建起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四大調解』聯調網絡。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熟知政策法律、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雞西兩級法院聘任29名全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為調解員,參與到訴前、訴中調解工作中,進一步形成『人大+法院』『代表+法官』同向訴源治理、同頻社會治理的新格局。經李廣麗調解的張某與李某17萬元借款糾紛,就是『人大代表+特邀調解』的一個縮影。

  『人大代表+網格排查』

  讓矛盾化於『起點』

  『我們之前鄰裡有矛盾,網格員很快就知道了,幫我們調解或者轉到人民法庭調解。現在有了更多選擇,有問題還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他們替老百姓說話,而且說話管用。』麻山鎮龍山村村民李玉珍說出了許多村民的心聲。

  雞西9個基層法院全部『走出去』,融入社會治理『三個中心』,即排查發現糾紛的『網格中心』、實質調解糾紛的『矛調中心』和總體研判糾紛的『綜治中心』。為了更好地實現『抓前端、治未病』,16個人民法庭法官與人大代表密切對接77個社區、460個村屯的網格員,通過定期聯合排查、不定期深入走訪,並利用微信工作群、『e解紛』小程序、『龍法和』雲法庭,真正讓排查調解矛盾『到家門口』『進家門口』,及時發現糾紛,按需開展調解,切實打通了多元解紛『最後一米』,讓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人大代表+法治宣傳』

  讓糾紛了於『未萌』

  『這麼復雜的案件,原被告共有30多份證據,庭審現場舉證質證井然有序,當事人和代理人充分發表了意見,讓我受益良多,我要把法律事實說話、靠證據打官司的重要性告訴老百姓。』剛剛旁聽一起民事二審繼承糾紛案件庭審的省人大代表劉春麗如是說。

  雞西中院注重在預防端建立案例指引、司法建議、普法宣傳、考核評價『四大防紛』屏障,尤其注重與人大代表緊密聯系,發揮他們對社會公眾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引領作用。李廣麗等人大代表既當『調解員』又當『宣傳員』,不辭辛苦,會同法官深入田間地頭、村屯院落、農貿集市,實地了解百姓訴求,帶頭宣講政策法律。據統計,僅近2個月就開展社區(村屯)普法宣傳30餘次受眾近500人次,增強了基層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糾紛靠法的法治意識,源頭上減少糾紛發生,以基層『小平安』匯聚市域『大平安』。

  今年以來,雞西法院在各級人大代表和各方調解組織助力下,訴源治理成效顯著。僅3個月時間訴前調解結案3029件,調解成功2829件,訴前調解成功率93.4%,為打造更多無訟社區(村屯)探索出一條新路徑,成為東北邊陲法院參與社會治理的一道美麗『楓』景。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