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關鍵時期,鶴崗市搶抓農時,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堅持科技賦能,助力水稻育秧,全力推動春耕生產,為糧食穩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走進綏濱縣富山村高標准育秧基地,水稻育秧大棚裡全程采用『數智化』管理,棚內配備智能化監控、生長環境監測、卷膜機自動控制、水肥一體化管理等系統,可實時檢測並控制棚內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濃度、水肥使用時間和用量等,精准控制秧苗成長環境。同時,利用雲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多層次分析,提高應對自然環境風險能力,提昇水稻秧苗質量。播種機、覆土機在大棚內穿梭作業,翻土、播種、覆土一氣呵成。為提高秧苗質量和育秧效率,鶴崗市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貫穿於秧苗培育、管護的全過程。科技含量的注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據了解,鶴崗市現有水稻育秧大棚1.2萬棟,智能催芽車間31個,可輻射60萬畝水稻的栽插面積,依托『互聯網+農業』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投資2860萬元,建設了國家級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水稻)。引進改造育秧機、智能水稻育秧播種流水線、秧盤智能傳輸帶等水稻育秧設備,實現育秧全程機械化,提昇春耕科技含量,提高水稻育秧效率和質量。現已全面完成水稻大棚扣棚和催芽車間檢修工作和浸種催芽,全市水稻育秧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鶴崗新聞聯播)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