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主題雕塑。圖片由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黑龍江日報5月6日訊 在美麗的冰城哈爾濱,有一條以著名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名字命名的大街——一曼街。在這條街的西北端,矗立著一座莊嚴肅穆的白色大樓,這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昔日的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舊址,現著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東北烈士紀念館館捨大樓。
5月的哈爾濱,春色爛漫,生氣勃發。帶著對歷史的敬重,對英烈的景仰,記者走進這座滿載著抗戰歷史的紀念館。
這是一座以古典主義為主的折衷主義風格建築,高大的柱廊頂托著巨大的山花,構成莊嚴的主入口。走進前廳,無名英雄塑像盡顯雄渾大氣、莊嚴肅穆,側方牆壁上的萬裡長城造型象征著全國抗戰,白山黑水的造型象征著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漢白玉花環烘托著熊熊燃燒的聖火,昭示著民族精神的世代傳承。
『東北抗戰14年,是光輝、悲壯的14年。今天,我們緬懷先烈,耳邊依然縈繞著向敵人衝殺的吶喊,臨刑前的怒吼和留給後人的叮嚀……』展廳裡,講解員充滿激情的講解,將觀眾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展廳一、二層為『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通過8個部分,突出展示烈士280位(其中,抗日戰爭時期烈士162位、解放戰爭時期烈士118位),英烈群體8組,烈士名錄5.6萬位。展覽全面反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犧牲在東北以及在東北有過重要活動和作出突出貢獻的英烈的感人事跡,突出展示了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八女投江等英烈和英雄群體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據介紹,東北烈士紀念館總建築面積16177平方米、陳展面積9063平方米。現有館藏珍貴文物7201件,其中一級文物82件、二級文物123件、三級文物6996件。展陳文物主要包括,反映東北抗聯斗爭生活、密營生活、文化學習、群眾支援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反映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及二戰最後一役的文物和影像資料,以及反映侵華日軍的罪證實物等。極為珍貴的館藏文物有楊靖宇穿的大衫、趙尚志的手槍、趙一曼領導哈爾濱電車工人大罷工時的電車、東北抗聯獨立師七星砬子兵工廠的機床等。解放戰爭部分較為突出的展示有朱瑞、董存瑞、楊子榮等英烈和英雄群體的感人事跡,極為珍貴的館藏文物有李兆麟將軍遇害時穿的褲子、朱瑞將軍寫給家人的信、董存瑞榮獲的毛澤東獎章等文物。
走進東北烈士紀念館沈浸式展廳,作為黑龍江省首個展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數字化全沈浸式體驗空間,這裡正在播放10K超高分辨率數字影片,逼真的4D場景,真實還原了那爾轟會師、冰趟子戰斗,露營之歌、八女投江等代表性抗聯故事,展現出東北抗聯戰士在敵眾我寡、外無援兵、內無補給的艱苦條件下的悲壯征程和犧牲精神。
『仿佛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楊靖宇將軍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沈浸式展廳的場景太逼真了,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所帶來的震撼,革命英烈的精神將不斷激勵我前行。』……受訪觀眾發出真切感言。
近年來,東北烈士紀念館不斷創新展陳形式,從步入式場景、雕塑、微縮景觀、沙盤,到沈浸式體驗、全息成像等多媒體形式的巧妙運用,使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
東北烈士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劉強敏告訴記者,歷經76載歲月,這裡已形成東北烈士紀念館、東北抗聯博物館、中共黑龍江歷史紀念館、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東北抗聯精神陳列館五館合一的總體格局。
作為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全國首家革命紀念館——東北烈士紀念館,於2008年2月21日起實行免費開放,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曾兩次榮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未來,東北烈士紀念館將繼續傳承紅色基因,充分挖掘革命文物所蘊含的紅色內涵,深化革命歷史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將紅色文化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讓革命英烈的偉大精神激勵更多中華兒女不斷奮勇前行!』劉強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