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0日訊 8日,記者撥通北大荒集團趙光農場有限公司第九管理區榮小峰的電話時,他正在地裡春播。『玉米都播完了,這兩天正播豆子呢。』榮小峰的語氣裡透著欣喜,『我今年淘汰了老舊播種機,新換了電驅氣力式精密播種機,12行的,播得又快又好。』
播完玉米和大豆,榮小峰都特意扒開一段看看,下種的粒距、行距和深淺都比舊機器均勻,『這樣就能保證出苗整齊一致。而且關鍵是聽說廠家還給入了保險,保出苗率,這咱們不更有底了麼?』
榮小峰說的保險,就是氣力式播種機出苗率責任保險,這是省農業農村廳協調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在全國首推的保出苗率的險種。『保險標的不是土地而是播種機,保障電驅氣力式播種機產品田間出苗率為90%及以上,如由於機械原因導致生產過程中畝田間出苗率低於90%(不含),則觸發保險理賠機制,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對農戶產生的損失進行賠償。』中原農險黑龍江分公司農業保險部二級主管魏志存介紹:『目前投保的有兩家企業,共有64臺機器,保額累計上限400萬元。』
『我們敢投保源於我們對自己的機械有信心。』投保企業負責人表示,電驅氣力式精密播種機安裝了多重監控,遇到各類情況屏幕都能及時預警,還能實時采集播種株距、粒數、畝數等參數。『一般出苗率都能達到95%以上,而且播深、株行距等均勻程度更好,苗齊、苗勻、苗壯,助力糧食產能全面提昇。』
『為了引導農戶購置先進適用的播種機械,我省還積極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作用,創新開展電驅氣力式播種機優機優補試點。』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朱華生介紹,我省播種機生產企業在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已進入全國第一陣營。『2021年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啟動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以來,我省科研院所與企業研制的6個農機產品,被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農機裝備補短板重點突破機具成果,主要包括8行電驅式高速免耕播種機、18行可折疊電驅式高速精量播種機、電驅式玉米小區播種機、50公斤大載荷無人機、6行鮮食玉米收獲機以及胡蘿卜聯合收獲機。』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除了在播種機上下大力氣推動淘汰舊機器,更換新機器,在農業生產其他環節,也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高端智能農機,提高作業效率與作業質量。截至2023年底,全省100馬力及以上大型拖拉機有10.35萬臺,免耕播種機4.98萬臺,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機8.6萬臺,植保無人機3.1萬架,自走式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8300臺;帶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8%以上。同時,采取『平臺+終端』的模式對農機作業情況進行科學調度,目前已經實現了對農機深松、秸稈還田、免(少)耕播種等8種作業模式進行監測,全省累計安裝農機作業監測終端9.55萬臺(套),極大地提昇了全省農機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此前不久,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發揮補貼資金最大效益,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財政廳就《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方案》發布補充通知,進一步擴大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機具范圍,在補貼種類『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的基礎上,增加『機動噴霧機、機動脫粒機、飼料粉碎機、鍘草機』。新增機具補貼額將按照後續發布的《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報廢補貼額一覽表》執行。為提高農機報廢補貼資金使用效率,對《方案》第四條規定的『各縣(市、區)報廢部分補貼資金總額70%用於20馬力及以下拖拉機報廢補貼,30%資金用於其他機型報廢』,不再作限制性要求,各縣(市、區)可在農機報廢補貼資金范圍內,統籌安排各機型報廢補貼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