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聚焦黑土地保護周?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
2024-05-25 08:22: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愛護、養護、保護黑土地,是刻在北大荒人的血液裡的信念。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堅持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發展理念,以鞏固提昇糧食綜合產能、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因地制宜、綜合施策,采取工程、生物、農藝20項技術措施有效加強黑土地保護,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黑土地保護『北大荒模式』。

  實施田長制網格化保護

  『一天來田裡看看,我心裡踏實……』每天早晨5點鍾,軍川農場有限公司蓮花管理區水稻技術員翟恆飛都要到『包片』轄區耕地裡轉轉,對黑土耕地質量,是否有水土流失、沙化、鹼化情況,有無控制建設佔用黑土耕地情況,及農藥包裝廢棄物情況進行巡查。他說,當了這個『田長』,就得負起責任。

  記者了解到,軍川農場有限公司建立農場有限公司級、管理區級、網格田長、戶田長『四級』田長制,讓每一寸耕地都有專人守護,每一塊農田都有專人管理,一張縱橫交織的網格化耕地保護大網覆蓋農場有限公司全域,通過網格化管理體系建成促進各級田長從『被動查』向『主動管』轉變,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監管網絡,確保耕地保護全覆蓋,形成耕地保護齊抓共管新格局,促進黑土耕地數量穩定、質量提昇、生態改善。

  用農藝技術進行保護

  在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七管理區,水稻種植戶劉明山在插秧過程中同步進行側深施肥技術,實現了秧苗提前2到3天返青。

  『側深施肥插秧機在插秧的同時,可以把肥料定量、定向施用到土壤中,為秧苗早返青提供充足的營養。靶向施肥進一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進一步實現了節本增效。』劉明山說,『生產環節少了,畝產也提高了。用了這個技術水稻畝增產30-50斤不在話下。』

  用農藝技術措施進行黑土地保護,是北大荒集團黑土保護性耕作的重要一環。去年北大荒集團發布了『黑土地保護利用北大荒模式』,系統歸納並集成應用了『科學輪作、綠色生產、精准施肥、智慧農業、保護性耕作、生態治理、格田改造、水資源利用』8個方面的有效措施。通過黑土地保護利用『北大荒模式』的大力推廣,實現了肥料利用率、水資源利用率、農機作業效率、耕地產出率的全面提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廣保護技術措施落地

  『每層柳梢鋪設完成後要及時覆土、澆水。』『柳樁間距要一致,以便柳梢穩定,防止水流衝刷。』連日來,在鶴山農場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區侵蝕溝治理現場,農業發展部水利負責人張植峰正在對施工工藝、注意事項等關鍵環節進行科學指導。

  近年來,鶴山農場不斷在侵蝕溝治理上進行探索,根據每條侵蝕溝的產生位置、發展趨勢及形成原因,采取秸稈回填濾水、溝頭防護、格賓石籠護岸、修建谷坊、插柳防護等系列措施對轄區侵蝕溝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工程、生物、農藝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具有鶴山特色的侵蝕溝治理模式,有效減少水土流失,保護珍貴的土地資源。

  為了減少黑土流失,北大荒集團大力推廣黑土地保護技術措施落地。2023年度落實秸稈還田4517萬畝,測土配方施肥4300萬畝,水稻側深施肥797萬畝。完成水田規模化格田改造303萬畝,累計實施改造面積1913萬畝。在部分適宜的坡崗地采用等高種植和等高寬埂等黑土地保護措施。以工程與植物措施相結合,開展溝頭、溝坡、溝道、溝底、溝壁綜合防治,全年實施侵蝕溝治理513條,累計治理侵蝕溝3459條,全面助力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步,北大荒集團將圍繞『穩定黑土耕地數量、提昇黑土耕地質量、改善黑土耕地生態、建立黑土耕地管護機制』,推進工程與生物、農機與農藝、用地與養地相結合,通過加強農田生態環境質量建設,改善黑土耕地設施條件、內在質量、生態環境,切實抓好黑土地保護利用。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