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鴨共養模式。
黑龍江日報6月12日訊 10日,北大荒農業股份友誼分公司迎來了首批特殊的『新員工』——1600多只鴨雛,這些活潑可愛的小鴨子們將在第五管理區水稻種植戶張薇的稻田裡擔任起『鴨管家』的角色,開啟一段別開生面的稻鴨共養模式。
近年來,友誼分公司積極探索稻鴨共養、稻蟹共生等高效生態農業新模式,構建『稻+』多贏新格局,走出一條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新『稻』路,形成具有友誼分公司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綜合種養模式。
在稻鴨共養模式下,稻田成為了鴨子的自然棲息地,鴨子們在此自由嬉戲,不僅有效控制了雜草和害蟲的滋生,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而且它們的排泄物自然轉化為稻田的有機肥料,為土壤提供了豐富的養分,進一步提昇了土壤的肥力。這種模式下,稻田生態系統實現了良性循環,既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又促進了農業的綠色發展。
作為稻鴨共養技術的率先實踐者,張薇說:『這種生態種植模式真是一舉多得,它極大地提昇了水稻產量和品質,讓稻米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還節省了勞動成本。這些在稻田中自由活動的鴨子就像一群勤勞的天然「管家」,幫我打理著這片土地。』
友誼分公司農業生產部部長李俊說:『我們將進一步提昇稻鴨共養、稻蟹共生技術的推廣力度,鼓勵更多種植戶采納創新模式。並加大技術研發和人纔培養的投入,力求在農業生產領域實現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持續提昇,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