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13日訊 天津古文化街,一條古香古色、充滿津韻津味的老街,素有『津門故裡』之稱。老字號非遺在這裡與國潮時尚碰撞出火花,中國傳統文化在這裡散發出古韻新香。這裡也是黑龍江省黨政代表團赴京津冀地區學習考察的一站。
踏著黑亮的石板路,穿過寫有『沽上藝苑』字樣的牌樓,步入古文化街,桂發祥、泥人張等店鋪招幌林立,仿佛穿越進入了一個傳統文化的新空間。
街面上快板聲聲響,那是各路相聲茶館在招攬生意;皮影戲體驗館老板報著最近的演出場次;銀制品店門口,匠人正在細致地一點點手工鑿刻銀質工藝品;面塑店門前,齊天大聖、各種生肖造型、卡通形象的面塑玩偶吸引來好奇的孩子們;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果仁張的店鋪裡,各式麻花點心讓游客快挑花了眼……
古文化街戲樓對面海河岸邊,正趕上國粹京劇演出,分外熱鬧,戲臺被市民游客層層圍住,《鍘美案》選段、《梨花頌》等精彩表演引來觀眾連連叫好。身邊的天津本地人說,這樣的演出還有一些其他的傳統文化活動在古文化街是常有的。天津古文化街,是可以找尋到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古文化街景區年最高游客接待量達1300萬人次。老字號店鋪能夠受到游客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歡,有著它的奧秘。張記水鋪各色茶飲琳琅滿目,店內牆磚上寫著關於『天津老城水鋪』的簡要來龍去脈,成了一個『有故事』的店鋪。賣天津糖堆的店鋪裡,玩轉各種山楂美味,比如包裝精致的山楂酒,既有老味道,也有年輕人喜愛的現代感、儀式感。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也在堅守傳統中開發融入楊柳青年畫元素的文創產品,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走進古文化街戲樓旁的楊柳青畫店,店鋪中除了尺幅大小不一的楊柳青木版年畫作品,文創商品區也十分搶眼,融入了楊柳青年畫經典元素的潮流T恤、冰箱貼、擺件等各類創意產品琳琅滿目。
『楊柳青年畫是天津文化的一張名片,我們首先做到繼承傳統,比如我們館藏很多木版和各個時期原作的年畫,我們都有在開發,老版復生作為我們一個制作主項,成系列地在推出,讓老版煥發新貌。』楊柳青畫店古文化街門店負責人楊凱介紹:『另一方面,面對當下人們審美的變化,我們把年畫當中大家喜聞樂見的一些元素放在不同的載體上,更貼近年輕群體,使得年畫讓更多的人喜歡。比如,文創T恤、文創包包、包上的配飾、咖啡杯、馬克杯,盡量做到不同季節不同主題,一批批地推出,慢慢形成大的系列。』
楊柳青的不斷『上新』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今年第一季度我們已經完成了全年銷售計劃的70%。』楊凱說。
『我們古文化街是天津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街區,多年來一直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38年來,我們在這個場景下把人民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年俗活動、中國味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到重點節假日和周末,我們都要在這個街區開展眾多文化活動,比如花會、民俗活動,前兩天端午節還舉辦了包粽子活動。未來,我們想繼續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個街區場景下用好用足,用好古文化街這個載體,讓更多的非遺老字號在這裡生根發芽,讓中華傳統文化在這個街區枝繁葉茂。』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管委會主任張鴻鵬說。
張鴻鵬也一直在關注黑龍江的很多文旅項目,包括『爾濱』冬季的火爆出圈,他表示,黑龍江有很多的做法值得借鑒。比如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把平日和節日進行了轉換,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推出了『室內冰雪主題樂園』,把這種文化旅游資源常態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哈爾濱去游覽。古文化街的文化特點是中國味,黑龍江有很多資源也有鮮明的特色,雙方可以相互借鑒學習,怎麼把這種特色鞏固下來,在運營管理上,運營團隊也可以相互交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