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奮斗吧!| 全面打造『立審執』全流程執源治理工作格局
2024-06-24 16:51:51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省委《奮斗》雜志刊發19篇稿件全方位報道新時代新征程中全省法院始終牢記『國之大者』不斷回應社會關切的司法實踐

  今日,持續關注『奮斗吧!』專欄之七黑龍江法院

  全面打造『立審執』全流程執源治理工作格局

  

  全面打造『立審執』全流程執源治理工作格局——嫩江市人民法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將『切實解決執行難』確定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而執源治理是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現實需要,是提昇群眾司法獲得感的必要之舉。嫩江市法院在創新打造『驛法解紛』訴前調解、『法潤嫩江』能動履職、『集約分段分流』全省執行改革試點三個品牌基礎上,突出品牌建設的系統化、集成化優勢,深入挖潛,完善機制,在『防在先、遏增量、調在前、促消減』上下功夫,全面打造『立審執』全流程執源治理工作格局。2023年以來,執行立案同比減少23.67%,執行到位率同比增長12.62%,執行完畢率同比增長10.38%,自動履行率同比提昇24.85%。

  一、前端引導,源頭預防,按下執源治理『前置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嫩江市法院在推進執源治理工作中緊盯立案第一道關卡,紮實推進源頭預防。一是引導保全,降低風險。在立案前,第一時間向當事人發放《財產保全提示書》《申請財產保全告知書》。對符合訴前保全條件的當事人,引導其在立案窗口辦理保全申請,並在48小時內完成立案審查、執行登記及案件移送手續。在降低訴訟成本的同時,有效預防『執行不能』風險,從源頭上減少進入強制執行階段的案件數量。二是優化服務,提供便利。為便於當事人提供申請保全擔保,嫩江市法院與保險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推出『財產保全+保險』業務。邀請保險公司派人入駐院內金融調解室,實時辦理訴訟財產保全責任險,方便申請人快速完成保全申請。2023年以來,發放《財產保全提示書》3128份,受理財產保全案件879件,保全金額3458.53萬元,58.87%的案件在對當事人進行財產保全後,促成和解。三是執前研判,規范立案。立案部門對行政非訴、民商事系列案件、刑事財產刑移轉執行案件,立案前邀請行政、民商事法官會商,對被執行人開展執前調查、現場督促、預懲戒告知。根據保全情況、當事人履行能力等情況綜合研判,同時對關聯案件統籌考慮,最大化實現執行案件可不立案的不立案、可合並立案的合並立案。

  二、中端挖潛,審執聯動,下好執源治理『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統籌指導,督促地方和部門找准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更好服務和融入全國新發展格局。2022年,嫩江市法院創建『法潤嫩江』能動履職司法品牌,立足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美麗家園、公序良俗四個維度,將司法審判工作嵌入社會治理各方面,使法官更好踐行系統、全面、能動的現代化司法理念,取得了『審執一件、化解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和法律效力。一是審執會商,因案施策。2023年7月,嫩江市法院出臺《嫩江市人民法院審執聯動會商機制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審判考慮執行』具體要求。《辦法》中規定,對社會關注高、人數眾多的民商事系列案件、重大刑事涉財產刑案件、涉不動產、車輛交付、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等其他復雜案件,在達成調解協議或判決前,合議庭應主動邀請執行部門會商。自《辦法》實施以來,制發《審執聯動會商工作情況通報》15期,審執聯動會商36次,促成執前和解、撤回執行申請235件,當庭和解156件。二是審執融合,調中有執。全面推行『案件調解必須融入執行』工作模式,對能夠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適時引導雙方約定保證人擔保,明確不按協議履行的懲罰性措施,切實提高調解協議自動履行率。在裁判文書中引入『調解+督促』機制,在制作調解書時將如何履行、不按協議履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予以明確,督促當事人按約履行。2023年以來,制發該類調解書201份,24%的案件在對被告引入保證人擔保後,促成和解。三是訴中提示,應保盡保。對當事人在立案前未掌握財產線索或未采取『訴前保全』的情況下,創新設計《當事人履行能力評估表》。根據評估情況,積極引導采取『訴中保全』查封措施,及時鎖定可控財產,有效防止執行成案、執行不能,降低執行難度和執行周期。實施以來,已引導訴中保全403件,督促自動履行167件。四是預懲告知,防治『老賴』。制發《信用懲戒預告知書》,在向當事人送達裁判文書時一並送達,督促當事人主動履行生效裁判確定的法律義務,警示拒不履行的法律後果,有效遏制失信問題發生。2023年以來,已發出《信用懲戒預告知書》186份,為自然人信用修復308件次,為法人及其他組織信用修復178件次。

  三、末端化解,機制賦能,使出執源治理『殺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司法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居於重要地位,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2022年,嫩江市法院創新打造『五集六段三分流』執行機制,在『集約分段分流』機制的設計上賦予執源治理功能。2023年,嫩江市法院持續深挖執行機制改革痛點、難點問題,在深化執行機制改革推進力度上全面提昇。一是『網格集約』,延伸觸角。用好『網格集約』手段,充分發揮網格員和人民調解員查人找物便捷、熟悉基層、貼近群眾等優勢,吸納全市網格員、人民調解員成為『司法觸角』,提高執源治理的水平和效率。目前,網格員已協助法院開展提供線索、執前調解、督促履行等工作246起。二是『區域集約』,整合提效。用好『區域集約』優勢,2022年,將嫩江市法院機關2名速裁團隊法官和4名執行員派駐基層法庭,充分發揮基層法庭『案熟、人熟、地熟』,便於資源調度特點,原則上基層法庭審理案件在法庭執行,形成基層法庭『調後立執』『判後立執』的良性運轉模式,消除『案生案』現象。2023年以來,法庭調解案件數量同比上漲17%,促成當庭履行37件,自動履行23件,達成和解35件。三是『執前解紛』,調處在前。2022年,嫩江市法院建成『驛法解紛』訴前調解工作室,聘請4名退休老法官以人民調解員身份入駐,工資由財政部門保障,實行以案定補。2023年,延伸『驛法解紛』訴前調解工作室功能,工作站、點建至鄉村、社區。同時,建成訴源治理指揮中心,對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與黑河市城鄉社區網格化平臺,融入嫩江市城鄉社區『三級網格』體系,形成『一中心二平臺三載體』樹狀融合訴源、執源治理工作格局。對申請執行立案案件,由訴訟服務中心協同執行指揮中心逐案研判甄別,將申請立案和已經立案的簡易案件交由『驛法解紛』工作室先行調解,努力促成執前和解,有效減少執行立案和執行實施。2023年以來,『執前解紛』化解案件315件,促成執行和解183件,履行完畢132件。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