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乎家庭幸福安寧,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堅持『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力度,以法之光、以愛為令,全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司法建議護『未』成長
鶴崗市興安區法院始終堅持以能動履職作為最大驅動力,全面強化司法建議工作的思想保障和機制保障。全面貫徹落實省法院工作要求,以『三爭』晉先為工作總抓手,深入踐行『如我在訴』工作理念,引導法官從單純辦案向發掘問題轉變,形成主動融入社會治理的思想自覺。堅持開展審判數據分析會商,對近五年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進行統計分析,深入挖掘司法數據折射的社會問題。經研判發現,近五年來,興安區發生的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和拐騙類犯罪案件佔比達3%,且呈現被害人年齡偏低、實施者多為未成年『身邊人』、被侵害地點多為監控盲區等特點,事件發生後普遍未對被侵害未成年人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給未成年人後續學習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鑒於此種情況,鶴崗市興安區法院向區教育管理部門發送了司法建議,從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強化未成年人人文關懷,推動構建教育部門與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收到司法建議後,區教育管理部門采納該建議並及時研究工作措施予以落實。
能動履職做實『紙上建議』
司法建議不能『獨來獨往』,有了多部門支持配合的『你來我往』,纔能擲地有聲,取得實效。鶴崗市興安區法院堅持以堅決的態度、柔軟的身段,沒完沒了地抓落實,推動紙上建議向具體的治理行動轉化。


鶴崗市興安區法院擇優選任8名具備高尚品德和責任感,且擁有豐富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司法實踐經驗的乾警,進校擔任法治副校長,實現了對教育部門分配學校的全覆蓋。法治副校長通過普法進校園、法院公眾開放日、觀摩庭審、編寫普法手冊、開展法治講座等方式,加強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宣傳,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和校方的保護責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為促推形成多方聯動的保護格局,鶴崗市興安區法院聯合區檢察院、公安分局、第二專科醫院等部門就如何提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強化校園周邊安全、及時跟進心理輔導等問題開展深入會商交流,深化各方對該司法建議的理解、認同和支持,明確各部門責任,以多部門『加法』聯動,實現『乘法』效應,推動司法建議逐項落實落細。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司法建議的關鍵,不僅在於『發出』,更重要的在於『落實』。該司法建議發出一個月後,區教育管理部門反饋,司法建議中的各項內容均已悉數落實。
區教育局研究修訂了教師准入制度,進一步規范教師選任標准,把好准入關口。組織轄區學校開展師德師風培訓4次,教師作風明顯轉變;區公安分局全面排查學校周邊存在監控盲區路段7段,協調補充安裝監控攝像頭9個,學生們的上學之路有了安全保障;第二專科醫院派出專家為曾被侵害的3名未成年人分別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並在轄區4家學校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室,適時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專業心理輔導……

在多方協同發力、共同配合下,多方聯動的護『未』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以來,對未成年人侵害類犯罪新發數量為0。
堅持能動履職,深度參與綜合治理,以司法建議『小切口』,推動解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大問題』,做實『抓前端、治未病』,為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未成年人綜合保護體系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