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成績陸續公布,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蠢蠢欲動,他們往往打著各種幌子,為詐騙錢財開展各類招生詐騙活動。網警再次列舉五類常見騙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提高防范意識,識別詐騙伎倆。
一、提前查分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群發詐騙短信,謊稱有『特殊渠道』可以提前查詢高考成績,並附有『查詢分數』的網址鏈接。如果在其中輸入身份信息、銀行賬戶信息以及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後,銀行卡的錢財就有可能被轉走。還有一些不法分子會直接開價,要求支付『查詢費』等費用,待收到轉賬後便會直接將考生或家長拉黑。
網警提醒
高考查分時,應認准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陌生短信、郵件中來歷不明的網址鏈接,更不能隨意在陌生網址上填寫個人信息、銀行卡賬號信息以及短信驗證碼信息,謹防被騙!
二、『特殊渠道』入學騙局
『特殊渠道』入學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志願錄取結束後,不法分子對考生及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以讓考生獲得內部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和家長的錢財。
網警提醒
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特殊渠道』入學,都是詐騙!
三、虛假申領『助學金』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考生相關信息後,冒充高校老師或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謊稱可以對困難考生或者成績優異的考生提前申請或發放助學金、獎學金,同時以『再不領就過期』的名義,要求提前支付『手續費』『報名費』等費用從而實施詐騙。
網警提醒
接到自稱是高校、教育、財政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聲稱要發放『國家助學金』『助學扶助款』的,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及時通過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門核實信息真偽,請勿盲目輕信。
四、偽造錄取通知書騙局
有許多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或者發送相關的錄取短信,讓考生將學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
網警提醒
考生和家長在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鑒別真偽的意識。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賬號真偽。
五、假冒高校信息騙局
近年來,個別地區和學校的招生部門網站等被一些個人和機構提前搶注。不法分子假冒高校、官方招生機構等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長,嚴重擾亂考試招生秩序。
網警提醒
每年具有本專科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都會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和家長可通過登錄教育部官方網站『文獻』欄目下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進行查詢核實。提醒廣大考生,網上查詢高校招生信息時,請認准『官網』標識,謹防山寨賬號或網站騙局。
1、從正規渠道獲取高考信息和填報指導,從正規網站進行高考志願填報和錄取結果查詢確認。不要隨意從未知的小程序、鏈接上進行填報和查詢。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電話或短信,更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
2、了解並遵守高考志願填報的相關規定和程序。在填報時認真核對個人信息和志願信息,確保准確無誤。同時,要關注志願填報的時間和截止日期,避免錯過填報機會。
3、要保管好自己的志願填報密碼,不要泄露給外人,以防他人篡改志願;不要委托他人進行網上信息查詢或信息登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