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延伸審判深度 護航四季旅游
2024-07-09 19:58:14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炎炎夏日來臨,好山好水好空氣的伊春迎來了旅游旺季。『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戲雪』是伊春四季旅游的特色標簽,編織生態環境立體防護網,依法懲治破壞森林資源犯罪,保護生態環境是伊春法院責無旁貸的責任。

  建立機制

  加強多部門協作配合

  為充分發揮多元共治預防懲罰破壞森林資源犯罪的工作格局,伊春市法院不斷加強與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及各林業執法部門協作配合,建立機制。三年來與相關單位制發會議紀要、工作方案、指導意見等文件共4份。制度機制的建立,為有力打擊涉林、野生動物保護違法犯罪,妥善審理民事、行政類環境資源類案件提供了堅實保障。

  通過司法建議加強源頭治理

  從個案辦理延伸到社會治理

  每一件司法案件都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都牽動著人民群眾感知社會治理效能的『末梢神經』。如何從個案辦理延伸到社會治理?凝聚著伊春法院法律智慧和經驗的司法建議可以說是一劑『良藥』。2019年以來,伊春市兩級法院共向相關單位提出關於保護自然資源行業領域司法建議50餘條,均接到司法建議書復函。並且在2023年,伊春市大箐山縣人民法院向伊春森工朗鄉林業局有限責任公司發出的《關於加強保護森林資源的司法建議書》榮獲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研究會十佳優秀司法建議獎。

  刑事制裁和生態補償有機銜接

  確保受損生態得到及時修復

  為向公眾傳遞『伐樹要許可,毀樹須擔責』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構建『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協作模式。2019年以來判決責令被告人補種紅松、雲杉、落葉松等苗木1.3萬株,被告人承擔補種費用7.75萬元,判決被告人森林植被修復費220.34萬元,責令刑事附帶民事被告人賠償受損野生動物資源賠償費6.12萬元。為保證補植林木的成活率及質量達到相關行業標准,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判決生效後,要求補植林木責任人於當年植樹季節或下一年的植樹季節,在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檢察機關或林業部門的監督下完成補植。此舉有效推進了刑事制裁和生態補償有機銜接的環境修復責任制度,實現懲治違法犯罪、修復生態環境、賠償經濟損失『一判三贏』。

  轉變普法模式

  有效提高普法效果

  多年來,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努力通過源頭預防不斷將審判職能向前延伸,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在全省率先開展環境資源教育基地建設,創新推動『生態司法+理念傳播』相銜接,結合環資典型案件,印制了以案釋法宣傳教育手冊等,詳細介紹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以及司法守護環境資源的有力措施。用接地氣的語言,把枯燥的法律條文和硬邦邦的法律規定變為活生生的法治實踐,通過邀請村鎮居民、林場所森林管護員進行觀摩在當地有影響力的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件和森林管護員玩忽職守案件的庭審,以及拍攝環資教育普法宣傳片等方式,讓普法宣傳實現『面對面』,真正把綠色理念植入心中。

  通過多年來源頭預防、重拳出擊依法嚴懲刑事犯罪、多部門協作治理等方式,伊春市兩級法院受案數量逐年下降,2023年受案數比2016年降幅達39.53%。下一步,伊春市兩級法院將繼續秉承著『嚴』字當頭,嚴厲懲治犯罪;『防』字為本,加強法治宣傳與警示教育;『恢』字為主,繼續探索構建森林資源恢復機制,實現林木補植,恢復林用地,構建更為完善生態復綠機制。通過伊春法院人的共同努力,進一步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鑲嵌在祖國北疆的這顆『祖母綠』。

  伊春中院始終堅持『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以『三爭』晉先為工作總抓手,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犯罪,保護國家資源安全,做到治罪與治理並重,持續延伸司法審判職能的深度與厚度。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