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文化中國行|高秋娟,讓麥稈剪貼技藝煥發新生機
2024-07-11 07:29: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石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高秋娟在創作中。

  作品《東北虎》。

  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我省麥稈剪貼技藝以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及鮮明的地域特色,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傳承人的巧手下,平平無奇的麥稈,經過智慧的雕琢,已化身為一件件獨具特色的精美藝術品。在古老與現代的交織中,越來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哈爾濱工藝美術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麥稈剪貼非遺技藝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高秋娟,她從事這項非遺技藝已有37年。

  在公司精心布置的展館中,一件件由麥稈制作的藝術品令人嘖嘖稱奇。威猛的東北虎、哈爾濱標志性建築索菲亞教堂、嬌艷欲滴的丁香花、一望無際的麥田……令人難以想象,這些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藝術品,竟是由麥稈制作而成的,高秋娟指著這些作品向記者一一道來。

  『這一幅叫《東北虎》,當時創作這幅畫是因為東北虎是咱黑龍江特有的物種。我們因為要開發地域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所以就制作了這個東北虎。作品是用搶毛、撕毛的工藝,把東北虎表現得特別逼真、惟妙惟肖。這一幅畫是2005年制作的,當時獲得了黑龍江省旅游紀念品的金獎。』

  『像這幅《夜景索菲亞》作品屬於建築類,采用比圓雕更難一些的半浮雕工藝。這幅麥稈畫中的空間關系以及建築物的細節需要剪貼、熨燙等極其細膩的手法纔能呈現,這幅畫是半浮雕建築的代表作品。』

  『這一幅《松鼠》因為制作得太過逼真,展覽時還嚇到了人,有人驚呼「你們把松鼠皮扒下來了?」』高秋娟笑著說。

  『這一幅畫叫《守望麥田》,是用我們麥稈剪貼技藝最尖端的撕毛技藝制作的,麥子金燦燦的,一浪一浪的,起伏的麥田,就如我們的麥秸技藝,綿綿不斷地邁進。也寓意著百年來麥秸藝人們對麥秸的堅守和對未來傳承的期盼。』

  高秋娟回憶,當她第一次走進車間,看到工人們用小麥秸稈制作成的精美工藝品時,也是一樣的震驚。

  1987年,高秋娟剛畢業,老師帶領她與十幾個學生到當時的哈爾濱市工藝美術廠參觀。『當時我記得可清楚了,我來這天他們正在做一種出口的伴手禮,是一個小提琴形狀的工藝品。工人剪了一個小麥稈,再經過藝人的手粘貼,慢慢就變成了一個精美的小提琴。我當時真的覺得太神奇了!』回憶起當時的一幕,高秋娟仍然嘖嘖稱奇。也是因為被這項技藝的神奇所吸引,高秋娟選擇留在哈爾濱市工藝美術廠,開始跟著師傅學習麥稈剪貼技藝。

  一件精美的麥稈畫作品,需要經過選料、泡、煮、蒸、熏、染、刮、剪、編、雕、印、熨、燙、烙、粘貼等十幾道手工制作程序纔能制作完成。為了學習精細的藝術,高秋娟花費了很多時間和努力。為提高美術理論水平,1989年,高秋娟考取了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在上學期間,她設計出的麥秸首飾盒受到了許多客商的歡迎。同時,她憑借著對市場需求的觀察和判斷,開發並研制了麥秸粘貼與編織工藝相結合的立體產品——立體鷹、立體虎,設計出多幅有文化底蘊和地域精神的麥秸工藝畫。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高秋娟和其他傳承人設計了許多年輕人喜愛同時承載地域特色的伴手禮、冰箱貼等文創產品。在文創產品系列展區,記者看到了融入白樺林、防洪紀念塔、東北虎等特色文化的手工編織玩具、背包、掛畫,以及為迎接哈爾濱亞冬會准備的以吉祥物『濱濱』『妮妮』形象創作的擺臺等。高秋娟向記者展示了一件由麥稈制作的丁香花冰箱貼:『這個靈感來自哈爾濱的市花丁香花,可以吸附在冰箱上,最受年輕人的歡迎,這個產品還獲得了2023年哈爾濱文創產品大賽的優秀獎。另外這些麥稈手工編織的小提琴、琵琶等樂器系列產品,也極富哈爾濱音樂之城的特色。』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