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人木屋北極民宿。黑龍江日報記者 韓東賢 攝
黑龍江日報7月15日訊 郁郁蔥蔥的白樺林起伏如波,清澈如玉帶的黑龍江蜿蜒流淌,『神州北極』漠河夢幻唯美。
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的殷殷囑托,漠河市堅持林下經濟和旅游業『兩業』並舉,在省委連續三年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中,從思想、思路層面破題,謀漠河發展之變,乘著『冰雪熱』『旅游火』的勢頭向各領域開進,譜寫『最北』駐守者的最強擔當。
盛夏的北極村處處是景,游人如織。『最北供銷社』『最北郵局』『最北驛站』……滿眼皆是『最北』,神秘中多了幾分向往。在《我和我的祖國》激蕩旋律中,來自上海、福建、浙江的大批游客到此納涼找『北』。雪人木屋民宿經營者史瑞娟說:『現在一年四季游客都不少,我家7間客房經常全滿。』北極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學鵬介紹,隨著當地旅游業的火爆,回來經營民宿、餐館、山特產品店和做導游的村民逐年增多,村裡大部分人吃上了『生態飯』『旅游飯』。
發展旅游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漠河市從能力作風建設入手,制發《全市『抓基層、打基礎、強落實、見實效』活動實施方案》,全市上下以『學』為先,不僅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研討,今年以來還分批次派乾部赴上海、深圳等地考察,提出北極鎮堅持規劃先行、融入美學元素、先盤活後發展、增設便民休息驛站等發展思路。以『思』為本,漠河市委常委、北極鎮黨委書記文竹去年提出當好『全域旅游代言人』後,帶人對每家商戶做專訪、拍視頻,在網上向游客推介。『這樣能更好敦促商戶履行承諾、誠信經營,為游客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在文竹的鼓勵下,民宿協會等組織成立,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去年9月,漠河對全市旅行社進行了一次『體檢』,剔除不誠信經營的『害群之馬』。『我們還要上線「誠信漠河」官方APP,全市旅行社、餐館、旅店等所有涉旅單位機構都會包含在內,不僅是便民,游客還可隨時查詢紅黑榜和投訴。』文竹說。
2023年,漠河市接待旅游人數197.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9%、541%。今年1月至6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12.03萬人次,同比增長121.1%,實現旅游收入10.23億元,同比增長123.36%。
漠河林場在林文旅融合探索中譜新曲。上個冰雪季,一則旅游推薦官發布的『漠河林區工段主題候車室』在短視頻平臺被網友點贊熱議。為緩解冰雪季漠河火車站旅客候車壓力,漠河林場黨委當即想出一個增收增效的好辦法:在漠河火車站廣場上打造還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漠河林區工作、生活場景,讓『小金豆』來一場職業體驗課。
漠河林場黨委書記徐柏林表示,林場職工積極進取、主動擔當作為,都想為林場轉型發展獻一份力。漠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場轉型發展,對領導班子進行年輕化調整,帶領職工深入踐行『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發展理念,帶動各管護站的林下經濟、旅游業蓬勃發展。其中,通過飼養森林雞,種植靈芝、木耳等方式創收,去年管護站職工人均增收6000元,增強了職工的幸福感。
築牢北疆生態發展底色。漠河林場把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作為護林的首要任務,以能力作風建設推動森林防火提質提效,制定了人防、物防和技防管理措施,實行『空天地』三位一體監測模式,真正實現空中有瞭望、天空有巡航、陸地有巡護。
實行『三清單一承諾』『兩書一函』管理機制,建立覆蓋全場的無人機、視頻遠程等技術手段的監測網絡,組建『聽雷人』『追雷人』等專業撲火隊伍,遞交上了建場67年未發生人為森林火災的優異成績單。
站在漠河林場數字化指揮中心,滿屏綠色讓人充滿希望,這裡生動實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囑托,銘記心間;期望,踐之於行。眼下,結合當地資源,旱道口管護站建設以體驗『管護員、巡護員的一天』為主題的『林業發展體驗館』項目,運行後將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在交通要道小北溝管護站,『北斗驛站』將於8月初正式營業,為自駕游游客提供住宿、餐飲等多樣化服務;漠河林場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四款當下流行的隱茶產品即將上市……一張張新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