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一個重大原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都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對全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一幅具有龍江特色、體現改革擔當的藍圖清晰呈現。省委全會部署的十三個方面改革舉措,必將為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
以改革促發展,向改革要出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在革除弊端中激發活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財稅、金融、科技、教育、司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實效,人纔振興60條政策措施出臺,『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特色文化旅游保持旺盛發展勢頭……充滿生機活力的制度體系正在加快形成,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從理念到機制、從標准到規則,不斷完善的制度體系,成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重要支橕。
顯著的制度優勢、強大的制度效能是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關鍵法寶。改革,就是讓各方面體制、機制、制度更好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改革要奔著問題去,制度建設也要圍繞問題展開。當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如何破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弊端、不斷激發內生動力,是新時代龍江振興發展的關鍵。我們必須進一步推進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築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破立並舉、先立後破,打破思維定勢、衝破觀念束縛、破除體制障礙、突破利益藩籬,搶抓機遇,奪得先機,贏得發展主動。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我們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治理能力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要拿出更大決心和過硬舉措,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