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精准推送、政策免申即享、專員實時督辦……近年來,大慶市在『數字大慶』建設基礎上,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優化提昇數字治理和利企便民水平,持續推動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為大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提供有力支橕。
構建技術領先的架構體系
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強筋壯骨、填數賦能』,大慶市按照全省構建『上接國家、下連地方、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五縱五橫』數字政府架構,持續推動『雲網數』全方位昇級,不斷優化提昇數字大慶承載功能。
堅持高點起步,數據底座更堅實。引建CPU總核心數13000核的大慶華為雲中心,服務全市120個政府部門,累計數據存儲總量2450T,以高質量雲上保障能力,賦能數字大慶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深度對接國家算力一體化布局,與省移動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建設大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著力打造產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化賦能和打造區域領先的人工智能示范區。
堅持高標昇級,數據傳輸更便捷。持續在5G、千兆光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發力,全市5G基站發展到7269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9.2個,高於全國(12個)平均水平。市域高速寬帶網絡建設不斷提速,建成全國首個市級可持續發展的IPv6+F5G全光網(國內僅深圳、雄安新區和大慶3個城市),網絡總出口帶寬達到4650Gbps,傳輸速度全國領先。配套建設帶寬超300G的邊緣雲網絡節點,強力支橕網絡直播、短視頻等行業快速迭代發展。
堅持高效連通,數據共享更充分。創新搭建全省數據共享和企業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綜合服務、電子印章服務『1+3』平臺,開展全市政務基礎數據庫、業務專題庫、基礎庫表、數據接口等要素資源清洗分析、標准分類和規范重構,構建形成了『8大類目+24大類別』的全市公共數據資源目錄體系,全市數據總量突破250億條。
打造利企便民的服務體系
『現在社區工作「最多錄一次」,數據填報不繁瑣了,工作人員也有更多時間去走訪了。』提起『慶數通』填表報數系統,龍鳳區新華社區的小呂不住點贊。
據市營商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大慶市以『填表報數』小切口,拉通大數據、推動大管理、提昇大服務,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構建統一『慶數通』填表報數系統,開發高齡補貼、熱費補貼、靈活就業補貼等20個『一件事』數據核驗模型,形成社保、醫保、人口等17個專項數據集,匯聚基層減負數據304萬條,全市填報表格數量由原來的1278個壓減到515個、壓減率59.7%,『數據賦能高效辦成基層減負一件事』獲評2024年全國數字政府管理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獎,經驗做法在《人民日報》、新華網刊發報道。
『慶數通』填表報數系統的推行,只是大慶市打破壁壘匯聚各方數據、規范流程深化數據治理、依托平臺數字賦能的一個縮影。
——數字技術賦能行政執法。在全國首創『碼上入企』行政執法大數據監督系統,共錄入執法部門271個、執法人員4889人、市場主體10063個、執法信息22237條,通過執法人員手機端掃碼執法、企業端評價執法、PC端管理分析和IOC大屏展示執法過程四個方面,匯聚被執法企業、執法部門、執法人員、行政檢查、簡易處罰等27項數據,運用大數據糾正涉企不當執法14件次,真正讓行政執法有力度、添溫度、更增透明度,『碼上入企』行政執法大數據監督系統榮獲全省數字政府數智創新應用大賽『十佳案例』。
——開設便捷服務『一表機』。重構企業和群眾『一件事』線上流程,對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辦理節點的全鏈條信息共享復用,推動『一地填寫、多地共享;一機填寫、多機共享;一次填寫、多次共享』,減少重復填寫信息60%,市場主體和群眾便利度、滿意度不斷提昇。
——優化實現『一端辦事』。依托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造集政務服務網、全省事安卓端、全省事苹果端、支付寶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為一體的立體化『五端』服務體系,通過接口、庫表、嵌入等方式打破各委辦局『壁壘』,企業群眾可以通過任意一端辦成省內事,年初以來累計線上辦件57.3萬件,全程網辦2.2萬件。
——完善數字利企『碼上行』。全面開通『一碼十功能』(碼上響應、碼上融資、碼上有法、碼上創業、碼上信用、碼上賦能、碼上共享、碼上問卷、碼上辦事、碼上評價),累計注冊用戶超過214萬、佔大慶戶籍人口的78.6%,受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24.73萬件、好評率99.99%,收到訴求4178件、按時辦結率100%、滿意率100%,發布惠企政策15個、事項82個,兌現資金1.009億元,為205家企業提供修復信用服務600餘次,2023年『碼上行』經驗做法入選新華社政務智庫報告數字賦能案例。
——建設智慧辦事大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辦事大廳現場巡查、人工分析優化為線上預警、智能研判,實現企業群眾進大廳取號、叫號、辦事、評價各環節全流程監督、實時監管,全市大廳駐廳辦理時長從原來的50分鍾下降到現在的20分鍾,效率提高了50%。
——昇級辦事服務『好差評』系統。將企業群眾辦事的外部流程和部門審批的內部流程全鏈條納入監管范圍,在窗口現場評價、微信評價、全省事APP評價基礎上,開設短信二次評價,實現窗口服務准確評價、發現問題精准整改。全市累計匯聚『好差評』數據75.2萬條,企業群眾非常滿意率達到99.99%。
……
這一串串喜人的數據背後,是群眾和企業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建強縱橫貫通的實施體系
『真方便啊!過去不知道要跑多少趟,現在20多分鍾就辦完了。』近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剛剛辦完產權登記手續的一位女士和同行者的言語間充滿了獲得感。
人民群眾對網上高效便捷辦事的需求是數字政府建設的最大動力,提昇網辦能力是數字政府建設著力解決的最大問題,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則是檢驗數字政府建設成效的最高標准。
據市營商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數字政府建成投用後,政務服務事項標准由『四級五十同』擴展到『四級六十同』,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由1429項增加至1550項,縣區政務服務事項數由12192項增加至12837項,市縣區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比率由98.9%提昇至99.2%、『零跑動』比率由70.5%提昇至94.12%,全市政務服務的服務范圍、能力進一步增加。
為最大限度『減證明、減環節、減時限』,大慶市針對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服務事項,依托企業檔案庫、電子印章平臺、省建市用『網上繳費』平臺、『人臉核驗』平臺,推動政務事項材料『免提交』。目前已實現自然資源、市場監管、人力資源、衛生健康、城市管理等20餘個行業領域635類事項6635餘份電子證照系統可關聯材料免提交,全市5051項行政審批事項申請材料由平均4.33件壓減至3.31件,年減少企業群眾提交材料60萬份以上。
為切實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大慶市充分運用省平臺共用支橕能力,加快推進『一網五級』服務模式,全市11個政務服務中心和100便民服務中心、769個便民服務站點全部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48個鄉鎮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15個社區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和2500餘個全省通辦的事項全部可在基層服務站點辦理。
優化營商環境再提昇,建設數字政府再增效。下一步,大慶市將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發辦件流程智能監測模塊,進一步壓縮審批流程用時、壓減服務事項承諾時限,讓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