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6日訊『嘎勒特日得鎖基(歌詞音譯)……』今年70周歲的陶貴水唱起恩師色熱獨創的『烏欽』《祖國頌》,依舊聲色飽滿,鏗鏘有力。豐富的面部表情、特殊的語言語調,讓人們感受到達斡爾族人歌頌祖國的美好心聲。
『烏欽』是流傳在達斡爾族民間的一種吟頌體韻律詩,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的陶貴水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最初接觸『烏欽』還是幼年時代。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達斡爾族『烏欽』說唱,成為夜晚達斡爾族人主要的娛樂方式。陶貴水的母親當時是全區『烏欽』說唱藝術的代表人物。受母親的熏陶,他漸漸喜歡上這種說唱藝術,並跟隨本村民間有名的『烏欽』藝人胡瑞寶開始學習。
由於天資聰慧,陶貴水在18歲之前就基本掌握胡瑞寶的『烏欽』唱段。可以說,胡瑞寶是陶貴水的第一任老師,而先後創作大量『烏欽』作品的著名民間藝術家色熱,在傳承『烏欽』道路上對他影響最大。
在虛心學習演唱的同時,陶貴水與色熱老師以及達斡爾族乾部多文忠一起,將著名長篇敘事詩『烏欽』《少郎岱夫》濃縮成五段,成為目前達斡爾族『烏欽』的代表作。
在多任老師的悉心教導下,陶貴水潛心鑽研,將『烏欽』說唱藝術與現代文化藝術形式完美結合。如今他已成為國內達斡爾族聚居地頗具影響力的『烏欽』藝術傳承人,在一年一度的『庫木勒』節等達斡爾族傳統節日上,他表演的『烏欽』作為保留曲目,頗受歡迎。
陶貴水告訴記者,『烏欽』的歌詞都是口耳相傳,很多詞語無法變成漢字寫下來,『音譯』很難表達准確,並且很多歌詞都拗口,需要平時反復練習,長時間不唱也會忘記。
自1995年後,陶貴水先後舉辦20多場『烏欽』說唱藝術培訓班,將『烏欽』說唱藝術傳授給近50名達斡爾族青年。市級『烏欽』說唱傳承人何慶將陶貴水教唱的『烏欽』段落,在省、市、區各類文藝演出的現場表演,得到眾多藝術家的肯定。陶貴水教授的數十名傳承人目前不僅活躍在各類文藝演出的舞臺,也是全區各民族鄉鎮、村屯『烏欽』說唱的骨乾力量。
憑借著對『烏欽』的熱愛,年過古稀的陶貴水依然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烏欽』說唱藝術的挖掘整理、弘揚傳唱之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達斡爾族『烏欽』說唱藝術不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