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 | 張鳳琴:紮根黑土的農田守望者
2024-07-31 07:52: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8年有多長?28年又能走多遠?《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欄目跟隨黑河市愛輝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鳳琴的腳步,看她用28年的時間,從初出校園的大學生,成長為農技專家。

  前段時間,古城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民為了清除豆田裡的雜草,噴施了除草劑,沒想到量沒控制好,耽誤了豆苗的生長。

  黑河市愛輝區古城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閆化軍:『黃豆都打蔫吧了,糊巴了,整個這一塊地得有四十多?、快五十?都是這種情況,當時老著急了,第一時間就想到給張鳳琴打電話。』

  在張鳳琴的指導下,合作社第一時間進行了補救。枯黃的秧苗,很快煥發了生機。

  別看現在,張鳳琴是農民眼中的大專家,但剛出大學校門時,她卻被現實澆了一桶冷水。很多農民都覺得她講理論一套套,實踐能力是一般般。

  張鳳琴骨子裡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一頭紮進農田裡,從春到秋,從播種到收獲,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她的足跡遍布愛輝區11個鄉鎮、89個村屯。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了《農民種地明白手冊》《主栽作物實用技術手冊》等科普讀物,利用農閑時間開辦了愛輝區第一所農民田間學校。5年來,她累計舉辦各類農業技術推廣培訓班、田間博覽會100多期,直接培訓農民7500多人次,手把手把一批批莊稼漢教成了『土專家』。

  黑河市愛輝區農民王朋發:『過去就是冒懵自己種地,現在不用了,認識了張老師,哪塊不懂得就打一個電話問一問,就像今年這滴灌就非常好,科學種田真挺好。

  參加工作以來,張鳳琴主持建設的3個大豆高產示范區喜獲豐收,增產達10%以上。她先後示范成功了20個優質食用大豆品種,掌握了10項核心栽培技術,完成了小麥、玉米、大豆、田間雜草調查、水稻試驗等工作100多項。

  黑河市愛輝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鳳琴:『假如說馬上就要選種了,農戶說張老師你幫我看看我今年種玉米種啥樣的,種大豆種啥樣的,然後准備肥料的時候,你看看我這個玉米用這個肥,大豆用這個配方肥配比行不行,他們遇到困難,能想到你,能來問你,我就感覺就是對咱們工作的認可。我就感覺我這幾年真沒有白乾。』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