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8日電 『雞西礦務局城子河煤礦在2002年的特大礦難後,派去一個非常優秀的礦長,因為待遇太低,被山東魯能挖走了。在本地這個礦長每年工資不到2萬,這還得是在完成各種指標不被扣除的情況下,但魯能給他的待遇是年薪50萬,外加北京市戶口、130平方米的房子、配車、配手機。條件實在太吸引人了。』
今年『兩會』期間,來自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的雞西市人大代表喬洪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說,目前有許多煤礦的熟練礦工和專業乾部在大量流失,有時一走就是幾十人。當前,煤炭行業員工隊伍素質低是造成礦難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煤礦相依了36年的喬洪濤代表,從采煤工做起,先後做過掘進工、機電、通風、組長、班長、隊長、井長、局長,現為雞西市委常委,煤礦的每一個崗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觀察礦難的視角應該源於最真實的實踐。
喬洪濤說,目前采煤工作不僅髒、險、累、差,而且前兩年還一直處於困難的低谷,許多熟練礦工和有煤礦管理經驗的專業乾部為了生存都被高薪聘走了,流失的專業煤礦管理乾部待遇都是呈幾十倍的增長,而熟練礦工的待遇也是從幾百到幾千的最低十倍的跨越。
因為熟練技術礦工流失嚴重,現在礦上的一線采掘工人都是臨時招聘的自由流動人員,其中以農村人居多,普遍知識層次低,很多時候來不及培訓,這些新礦工對煤礦安全規程、作業流程還沒有掌握就下井了,違章作業因此在所難免。
實際上,煤礦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人的安全意識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凡發生煤礦事故,絕大多數為責任事故,與人的行為有關。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提高職工隊伍素質。
雞西礦務局在礦難後,全體乾部職工都認識到,雖然暫時沒資金買安全裝備,那就在解決人的安全行為方面下功夫。安全培訓是投入最少、見效最快、服務時間最長的一種有意義的投入。因此雞西礦務局狠抓了人員培訓工作。培訓帶來了明顯回報,目前,該局已經兩年多沒再發生3人以上事故,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喬洪濤最後強調說,今年國家准備投入30個億用於煤礦安全生產改造,但是煤礦人纔的流失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