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3日電 日前,由哈爾濱市城市規劃局發起、哈工大城市設計研究所所長徐蘇寧負責編制的《哈爾濱城市建築風格控制性規劃》初步完成,該規劃對有效控制和引導哈爾濱建築風格的發展趨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哈爾濱的老人介紹,那時候,走在車水馬龍的中央大街上,給人的感覺就是到了歐洲。如今,哈爾濱的城市建築風格的原汁原味卻人為被削弱了。
如何延續城市的風格?據哈市城市規劃局相關人士介紹,本次制定的《城市建築風格控制性規劃》,目標之一就是要保護哈市的建築風格特點,充分展示與延續『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風韻,體現北方歷史名城風范。
徐蘇寧博士向記者介紹說,該規劃劃定了14處建築風格保護區,並按照保護、控制、協調、發展4個規劃區域,對城市建築風格進行控制性統一規劃。其中,保護區周邊地區特別是與保護區相鄰的街區,不得再新建任何建築物;控制區加大城市綠化開放空間,為保護建築的風格延續提供載體;協調區要嚴格控制建築風格和高度,以拆建、新建為主,合理開發、延續文脈;發展區是要對城市建設零亂的地區進行整體設計,形成整體風格。
專家認為,國內對於城市建築風格的討論很多,但作為一項專項規劃進行研究和總結,並提出指導城市規劃管理在國內尚數首例。
14個建築風格保護區
文廟歷史文化街區、極樂寺歷史文化街區、阿什河街歷史文化街區、紅軍街歷史風貌保護區、博物館歷史文化街區、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中央大街歷史文化街區、道外區建築保護區、香坊火車站保護區、亞麻廠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平房區建築風格保護區、蕭紅故居文化街區、省結核病醫院歷史文化街區、天主教堂周邊地區